紅與黑的讀書筆記500字

| 新華

紅與黑的讀書筆記500字篇1

《紅與黑》是19世紀歐洲批判現實主義的奠基作品。小說圍繞主人公于連個人奮斗的經歷與最終失敗,尤其是他的兩次愛情的描寫,廣泛地展現了“19世紀初30年間壓在法國人民頭上的歷屆政府所帶來的社會風氣”,強烈地抨擊了復辟王朝時期貴族的反動,教會的黑暗和資產階級新貴的卑鄙庸俗,利欲熏心。因此小說雖以于連的愛情生活作為主線,但畢竟不是愛情小說,而是一部“政治小說”。

司湯達是善于從愛情中反映重大社會問題的文學大師。于連的兩次愛情都與時代風云緊密相連,這是當時階級角逐的一種表現形式,他對德·雷納爾夫人后來的確也產生了真正的感情,但開始是出于小市民對權貴的報復心理。因此,于連第一次占有德·雷納爾夫人的手的時候,他感到的并不是愛情的幸福,而是拿破侖式的野心的勝利,是“狂歡”和“喜悅”,是報復心理的滿足。

如果說于連對德·雷納爾夫人的追求還有某些真摯情感的話,那么于連對瑪蒂爾德小姐的愛情則純屬政治上的角逐,瑪蒂爾德既有貴族少女的傲慢、任性的氣質,又受到法國大革命的深刻影響。她認為,如果再有一次大革命,主宰社會的必定是像于連這樣富于朝氣的平民青年。同于連結成伉儷,既富于浪漫氣息,又找到了有力的靠山。而于連則認為與瑪蒂爾德小姐結婚可以爬上高位,青云直上,因此不惜去騙取她的愛情。

但是,于連的兩次愛情最終還是失敗了。這是因為在復辟時期,封建勢力向市民階層猖狂反撲。于連不是統治階級圈子里的人,那個階級決不會容忍于連那樣的人實現其宏愿。

《紅與黑》在典型環(huán)境典型性格的塑造、勻稱的藝術結構和白描手法的運用上都有突出的成就,而司湯達所以被評論家稱為“現代小說之父”則是因為他在《紅與黑》中表現了卓越的心理描寫天才?,F實主義作家都強調細節(jié)的真實,但司湯達與巴爾扎克不一樣,他著重刻畫的不是客觀環(huán)境,而是人物內心活動的細致和逼真,作者常常三言兩語就把人物行動、周圍環(huán)境交代過去,而對其內心的活動則洋洋灑灑,不惜筆墨,愛情心理描寫更是絲絲入扣,動人心弦。作者在于連得知德·雷納爾夫人寫揭發(fā)信到槍殺她這段情節(jié)上僅用了三頁,而與瑪蒂爾德的愛情卻花了上百頁的篇幅細致描寫。德·雷納爾夫人墮入情網時的那種喜悅、痛苦、懺悔而又不甘放棄幸福的復雜心理的展現,也令人拍案叫絕。

讀《紅與黑》是一段太過漫長的過程,因為時間已給了作家和作品最無私而又公正的評判,我的閱讀態(tài)度自不能像對暢銷書那樣肆無忌憚,又不能像對言情小說那樣不置可否。我是在用心靈去與那個時代交談,重點也放在歷史以外的探究和思考。

紅與黑的讀書筆記500字篇2

《紅與黑》這部作品能夠說是十九世紀法國社會的風俗畫,全面地展現了當時法國從小城到省城至京城的貴族教會、資產階級和貧民的精神面貌和心理狀態(tài)。作者司湯達賦予了主人公于連十分豐富的性格,他是一個自尊、自愛、勇敢、真誠而又自卑、怯懦、虛偽的矛盾統一體,他既充滿活力而又冷靜,既要確立自主,有時又表現出屈從和依附。

他的性格,他所生活的時代,注定了他必將是一個杯具。所謂杯具,就是將美的事物打碎了給別人看。于連不是一個偉人,但確實那個時代一類人的代表,他善良、勇敢、真誠,他有著對生活的完美向往,努力躋身于上層社會,擺脫貧困。他奉拿破侖和盧梭為精神導師,以九死無悔的精神,不擇手段地向法國上層社會邁進,希冀完成自我的宏偉志向。但這種超越是非歷史的,勢必被時存秩序扼殺,他的無可挽回的死也因而產生了深厚的審美意蘊。

他是一個不朽的藝術形象—王權貴族壓制之下的小資產階級反抗者的典型。他憑借不屈的意志,采用各種手段去實現自我的目標,表現出令人嘆服的超越現實的精神。于連并不滿足于基本的生存權利,而是要突破社會對人的束縛和限制,追求個體思想的真正實現,顯現出對現實時代的超前性。他的行為方式是不擇手段的,結局是可悲的,然而把這一形象升華到超越倫理道德、社會政治之外的美學范疇,他就不是一個平常的奮斗者、野心家,而是一個具有充分審美價值的對象,因為他有超出一般人之上的特殊品格和頑強的精神生命,所以,于連的杯具具有深刻的審美價值。

紅與黑的讀書筆記500字篇3

紅與黑,兩種色調相反、反差極強烈的色彩的并列,在1830年成為了司湯達一部小說的名字。自小說問世以來,書名一向是眾多文學評論中必然提及的一筆,也不斷地引領著讀者反復玩味,樂此不疲,引發(fā)無盡的猜測和遐想。以兩種色彩的對立作為小說標題似乎是司湯達的獨特偏好,其另兩部作品《紅與綠》、《紅與白》(原名《呂西安?婁凡》)莫不屬于此類。書名乍一看覺其模糊晦澀,不可捉摸,然將全書反復咬嚼之后再細細體味,深覺這兩種顏色確實濃縮了作品最精華的好處和價值。色彩的語言是無限豐富的,對美術有過專門研究并寫出過《意大利繪畫史》的司湯達想必深知這一點。

紅與黑,其基本含義一般被認為分別代表了小說主人公于連的兩條人生道路:投身于紅色的軍旅生涯在戰(zhàn)場上建立光榮功勛和披上黑袍,去當教士。由這一基本喻義化出了諸多對假設:行伍與教士階層,革命與反動,血與黑袍,激-情與死亡,可在紅道和黑道上下注的輪盤賭,紅黑相間的于連的勛章,……該如何解讀這個書名?該如何去理解整部作品?又有否可能透過作品窺探到作者本人的種.種?

紅與黑的讀書筆記500字篇4

司湯達的《紅與黑》,寫的是法國青年于連的故事。于連是一個有才華,有野心,有自尊,也有良心的人。許多評價把于連說成是一味向上爬的野心家。但我個人而言,我覺得他們都忽略了一點,就是于連良心的一面。或者說忽略了站在故事背后的作者進行的精神思考。

于連確實是野心家。于連的野心膨脹過程是故事最表面也是最直接的線索。在德。雷納爾放假,于連想:“我一定要在這個女人身上得手,”“那樣如果有一天我發(fā)跡了,有人指責我趕過家庭教師這樣下等的職業(yè),我就可以告訴他,是愛情把我拋到這個職位上的?!钡怯谶B也像一個哲學家,他思考人生,思考巴黎,在他的腦中揮之不去的是當像拿破侖般的英雄。但他對德。雷納爾夫人的愛,特別是在他生命的最后,不能不讓人感到真情。作者的故事構造得極巧妙。當于連步上仕途時,他用盡心機去獲取德。雷納爾夫人的心,并想用此來證明自己的能力和提高自身的價值,可最后他才明白德。雷納爾夫人是他的終生至愛。后來的瑪蒂爾德小姐是在開始時主動追求于連的。但是又經過多次的反復,曾使于連感到神魂顛倒。當瑪蒂爾德確認自己愛上于連的時候,于連在臨死之前卻說只有德。雷納爾夫人才會真心待他的孩子。在于連的攀升過程也少不了這些女人們的幫助,可是在最后他的摔倒也是因為女人。作者在《紅與黑》中塑造了于連,可是更塑造的于連背后的時代,在上層社會中,人人都重視榮譽,可是又過著奢侈的頹廢的生活,青年們都缺乏勇氣。社會的各種黨派都在積極而又秘密的活動著。

在人物塑造的手段上,司湯達使用了超出同時代作家所能及的心理深度的挖掘。以深刻細膩的筆調充分展示了主人公心靈空間,廣泛運用了獨白和自由聯想等多種藝術手法挖掘出了于連深層意識的活動,并開創(chuàng)了后世“意識流小說”“心理小說”的先河。是一首“靈魂的哲學與詩”。

對于書名人們也引起了一番爭論,通常,人們認為書名中的“紅”是象征拿破侖時代的軍服;“黑”是王政復古年代的僧侶黑衣。也有人認為,紅是德·瑞那夫人的鮮血,黑是瑪特爾的喪服;紅與黑是象征賭盤上的黑點紅點,而輪盤則象征人生的游戲等。我認為紅色還可以象征于連的追求人生意義,而黑色就代表社會中形形色色為了自己的利益而拼命奔波,卻不理解自己存在真正意義的生存狀態(tài)吧!

紅與黑的讀書筆記500字篇5

于連縱觀他極其短暫,卻充滿波折動蕩的年輕生命,流淌著太多矛盾和復雜。對此,人們可以做出很多批評,是個小私者盲目追求個人利益的悲劇;一個野心家的毀滅;一個反封建的犧牲品等等。就我以為,說于連是個個人主義的野心家固然沒錯,但不如說他是一個追求幸福而又不幸走向歧途的人更為確切些。自然這種歧途不是簡單的社會背景所造成的,而是來自他內心的更深處的矛盾本質。時間已經給了作者和作品最無私而又公正的批評,我的閱讀態(tài)度自不能像對待暢銷書那樣肆無忌憚,又不能對言情小說那樣不置可否。引領我啃完這本的是其本身的巨大魅力。作者從一紙簡單刑事案件資料中展示出那個時代廣闊的社會畫面,把一個普通的刑事案件提高到對一十九世紀初期法國資產階級社會制度,進行歷史和哲學研究的水平。

平民出身,較高文化,人家庭教師,與女主人發(fā)生戀情,是露。槍殺戀人,被判死刑,是他一生的骨架。追求幸福的熱情和毅力,對階級差異的反抗鎖上表現出近乎英雄的氣概就是動人的血肉,作者用淡化物質的描寫而突出心靈跟蹤的手法強化的,正是于連處于青年沖動下追求幸?!坝⑿蹓粝搿苯洑v,這是對那個社會形態(tài)的反抗,也是對碌碌無為,虛度青春的反抗。年輕有為青年表面上看是被毀于病態(tài)的愛情,實際上時被毀于病態(tài)的法國社會。

斯丹達爾說過:“一個人的幸福不取決于智者眼中的事物的表象,而是取決于他自己眼中的事物的表象?!比氇z之前,于連是在社會這根“竹竿”上攀登,以他人(智者)的眼睛看待事物,所以他要三十歲當上大司令,或者當上年薪千萬的主教;他要受到巴黎美婦人的青睞,以誘惑和征服貴族女人為“責任”;他要擠進上流社會,甚至真的以為是個大貴族的私生子,凡此種種都是“智者眼中的事物的表象”,即他人的承認,社會的承認。

其實,于連已經成功了,即使他犯罪入獄后,他仍有可能逃跑,他若放棄尊嚴表示屈服。于連的“成功”并沒有給他帶來幸福,反而是他的失敗促使他走上幸福之路。紅與黑是象征賭盤上的紅點黑點,而輪盤則象征人生的游戲等。我認為紅色還可以象征于連追求人生的意義,而黑色就代表社會中形形色色為了自己的利益而拼命奔波,卻不理解自己存在真正意義的生存狀態(tài)吧!

在社會現實阻礙實現抱負時只有兩種選擇:退避或反抗。那些當著小職員不求上進、整天抱怨生活乏味的青年就是退避者。這個時代當然不歡迎虛偽的言行作為手段,但仍需要對生活的熱情來反抗空虛的度日。這樣,于連悲劇性的結局除了昭示“個人反抗行不通”外,就有了對當今社會更實際的意義。我們不難發(fā)現在這種幸福的標準是以社會和他人的標準為標準,追求他人和社會的承認。實質上,他并沒有獲得多少快樂和幸福,反而使他處在一種緊張狀態(tài),僅僅是感到“快樂的道路極點”,興奮地跑來跑去,一種“野心家實現后的狂喜”,只是片刻激情而已,剩下的是想著緊接著應該在制定一個計劃。

紅與黑的讀書筆記500字篇6

《紅與黑》這部小說圍繞主人公于連個人奮斗的經歷與最終失敗,尤其是他的兩次愛情的描寫,廣泛地展現了"19世紀初30年間壓在法國人民頭上的歷屆政府所帶來的社會風氣",強烈地抨擊了復辟王朝時期貴族的反動,教會的黑暗和資產階級新貴的卑鄙庸俗,利欲熏心。因此小說雖以于連的愛情生活作為主線,但畢竟不是愛情小說,而是一部"政治小說"。

司湯達是善于從愛情中反映重大社會問題的文學大師。于連的兩次愛情都與時代風云緊密相連,這是當時階級角逐的一種表現形式,他對德·雷納爾夫人后來的確也產生了真正的感情,但開始是出于小市民對權貴的報復心理。因此,于連第一次占有德·雷納爾夫人的手的時候,他感到的并不是愛情的幸福,而是拿破侖式的野心的勝利,是"狂歡"和"喜悅",是報復心理的滿足。

如果說于連對德·雷納爾夫人的追求還有某些真摯情感的話,那么于連對瑪蒂爾德小姐的愛情則純屬政治上的角逐,瑪蒂爾德既有貴族少女的傲慢,任性的氣質,又受到法國大革命的深刻影響。她認為,如果再有一次大革命,主宰社會的必定是像于連這樣富于朝氣的平民青年。同于連結成伉儷,既富于浪漫氣息,又找到了有力的靠山。而于連則認為與瑪蒂爾德小姐結婚可以爬上高位,青云直上,因此不惜去騙取她的愛情。但是,于連的兩次愛情最終還是失敗了。這是因為在復辟時期,封建勢力向市民階層猖狂反撲。于連不是統治階級圈子里的人,那個階級決不會容忍于連那樣的人實現其宏愿。

《紅與黑》在典型環(huán)境典型性格的塑造,勻稱的藝術結構和白描手法的運用上都有突出的成就,而司湯達所以被評論家稱為"現代小說之父"則是因為他在《紅與黑》中表現了卓越的心理描寫天才?,F實主義作家都強調細節(jié)的真實,但司湯達與巴爾扎克不一樣,他著重刻畫的不是客觀環(huán)境,而是人物內心活動的細致和逼真,作者常常三言兩語就把人物行動,周圍環(huán)境交代過去,而對其內心的活動則洋洋灑灑,不惜筆墨,愛情心理描寫更是絲絲入扣,動人心弦。作者在于連得知德·雷納爾夫人寫揭發(fā)信到槍殺她這段情節(jié)上僅用了三頁,而與瑪蒂爾德的愛情卻花了上百頁的篇幅細致描寫。德·雷納爾夫人墮入情網時的那種喜悅,痛苦,懺悔而又不甘放棄幸福的復雜心理的展現,也令人拍案叫絕。

讀《紅與黑》是一段太過漫長的過程,因為時間已給了作家和作品最無私而又公正的評判,我的閱讀態(tài)度自不能像對暢銷書那樣肆無忌憚,又不能像對言情小說那樣不置可否。我是在用心靈去與那個時代交談,重點也放在歷史以外的探究和思考。

引領我啃完這本書的是其本身的巨大魅力。作者從一紙簡單的刑事案件資料中展示出那個時代廣闊的社會畫面,把一個普通的刑事罪行提高到對十九世紀初期法國資產階級社會制度,進行歷史和哲學研究的水平。小說令我看到在生硬的歷史書上無法感受的,那段法國大貴族和資產階級交替執(zhí)政的關鍵時期的狀況。我從中了解到現實主義作品的另一種藝術特色——司湯達傾心的人的"靈魂辯證法";這與以往我從《高老頭》,《歐也妮·格朗臺》中體會的巴爾扎克的"造成一個人的境遇"有很大不同。

全書最耀眼也是文學史上著名的人物自然是于連·索雷爾,"平民出身,較高文化,任家庭教師,與女主人發(fā)生戀情,事露,槍殺戀人,被判死刑"是他一生的骨架,"追求"幸福的"熱情"和"毅力",對階級差異的反抗所表現出近乎英雄的氣概就是動人的血肉。作者用淡化物質描寫而突出心靈跟蹤的手法強化的,正是于連處在青年的沖動下追求"英雄的夢想"經歷,這是對那個社會形態(tài)的反抗,也是對碌碌無為,虛度青春的反抗。

在社會現實阻礙實現抱負時只有兩種選擇:退避或是反抗。那些當著小職員不求上進,整天抱怨生活乏味的青年就是退避者,他們或許平庸得舒適卻被社會的前進所淘汰。能不斷樹立人生目標,決定實現人生理想的便是和于連有同樣氣概的反抗者。這個時代當然不歡迎虛偽的言行作為手段,但仍然需要對生活的熱情來反抗空虛的度日。這樣,于連悲劇性的結局除了昭示"個人反抗行不通"外,就有了對當今社會更實際的意義。

寫至此,不得不引到這部小說的一個"創(chuàng)舉"——使于連與德·雷納爾夫人"心靈的愛情"和于連與德·拉莫爾小姐"頭腦的愛情"相映成趣。盡管這兩個貴族女性的愛情方式迥然不同,一個深沉,一個狂熱,他們在這兩個基本點上卻是一致的,那就是:對本階級的厭惡,對封建門閥制度的叛逆。記得當于連發(fā)現自己的愛情正蛻變成虛榮的工具時說"我把自己毀了",可之后的細節(jié)是"一種高傲之間帶著惡意的表情很快的代替了最真摯,最強烈的愛情的表情。"這時的貴族小姐卻是擺脫了一向慢得像烏龜爬一樣的生活,用喪失尊嚴的方法博得愛情。書中兩段悲劇愛情的進展始終伴隨著新貴的若即若離和于連的自卑帶來的懷疑,直至生命將要終結時,愛情才爆發(fā)出無濟于事的原始的火花,令人感懷。

當我將落筆時,發(fā)現用意識寫出感想的時間已可與用精神閱讀原著的時間相比較了。我興奮于自己得到反抗平庸的啟示,感動于那些盡管扭曲而依然壯烈的愛情片段。當有人提及《紅與黑》,我可以自豪地在回答"我讀過"后面加上一句"我也掩卷沉思過"。

紅與黑的讀書筆記500字篇7

上天賜給他了漂亮的臉蛋和出眾的才能,卻忘了給他地位與榮耀。在這個時代,能讓他飛黃騰達的就僅有兩條路,一個是穿上紅色的軍裝,另一個是披上教士的黑衣,即紅與黑。

從遠處看,他是一個長相清秀的男孩,害羞、內向,蒼白的臉上偶爾泛出些紅暈。可如果你走近,看著他漂亮的黑色眼睛,你就會發(fā)現里面閃爍著與眾不一樣的東西——燃燒著的火焰般的熱情,還夾雜著濃濃的輕蔑與不屑。

他是于連·索萊爾。

有人說,《紅與黑》是講一個麻雀想爬上枝頭當鳳凰卻失敗的故事,他們大錯特錯了。與踐踏著靈魂與感情的嘉莉妹妹不一樣,于連有一顆高尚的心靈。他所覬覦的不只是金錢,因為他不僅僅拒絕了有大筆遺產的愛麗莎的求婚,也拒絕了朋友富凱與之合伙經商的提議,他口口聲聲地說自我想要的是“飛黃騰達”,可內心真正渴望的是榮譽,是英雄事業(yè),更是征服。出身低微的他瘋狂地崇拜著拿破侖,因為“這個卑微的人憑著一把劍就成為了英雄”;他當過市長的家庭教師、侯爵的秘書,卻從未向他們搖尾乞憐,從未阿諛奉承、虛與委蛇,而是從心底里鄙視他們、仇恨他們,即使是最全面的禮節(jié)也遮不住他輕蔑的眼神,他說:“跟他們打交道的只是我的貧窮,從不是我的靈魂?!?/p>

司湯達的安排是于連最終仍然愛著市長夫人,而不是瑪蒂爾德小姐。我不這么認為。萊納夫人是一個純潔的女人,她有著溫柔的舉止與善良的心靈,生活在粗魯如她丈夫的所謂高等人間,她清高的性子是她不想與他們有過多的接觸,于是她便把她的愛給了天主和她的孩子們。她的婚姻并沒有感情,她甚至根本不明白什么是感情。這個天真無知的女人給予了于連她全部的愛,甚至為了他勇敢地向丈夫談判;可她始終無法真正理解于連,她不懂于連對拿破侖的狂熱,認為這是下等人的見識,她無意的一封信毀掉了于連自我的前途和瑪蒂爾德的幸福。相反,瑪蒂爾德小姐,作為侯爵的女兒,是一位多么獨特智慧的女性!她身處于上層社會,理解封建教育,性子不免有些高傲,可她卻批判周圍的一切,認為貴族都很無聊、令人厭倦,便總是開玩笑嘲笑身邊的人。她愛讀書,卻凈看些反叛的書籍,比如拿破侖與伏爾泰,她叛逆的性格總是被旁人調侃:“誰娶了她夠他受的。”可她一下便看懂了于連的心。她和他總是在火熱的談天,于連也總是“不細心”地向她吐露了自我對拿破侖的崇拜,他們交換著思想,進行著真正地“頭腦感情?!庇谶B需要的不僅僅只是感情,而是一位有內涵有思想的知己!他不僅僅需要愛,更需要被理解、被認可,而瑪蒂爾德小姐滿

足了這兩個條件。

死亡是對于連最好的結局?!翱墒强謶郑唬藗儾粫吹轿夷樕l(fā)白的?!痹谏罱K的時刻,于連一向堅持著他那顆高貴的心,他鎮(zhèn)定地走向死亡,從出生到死,他從未表現出絲毫對貴族的恐懼,從未向他們彎下腰,也從不相信那些卑鄙教士虛偽的說辭。于連的杯具是必然的。他輸在了自我的孤獨。他一個人抗爭著全社會,沒有人能理解他的狂熱與追求,更沒有人能理解他對市長夫人和瑪蒂爾德小姐的感情。他看不起下層的人,比如他的哥哥和父親,粗魯卑鄙的他們只會因為于連瘦弱無法干活而歧視他、因為于連杰出的聰明才智而嫉妒他,自私的他們造就了于連心中那股有些扭曲的仇恨;他更看不上上層社會的人,比如市長與瓦勒諾先生,他們把處在等級森嚴的封建社會里最下層的于連看成一個仆人,一條狗,這只能不停地撕扯著于連本就敏感的自尊心,讓他追求名譽的火焰燒得更旺;連他的恩師神父都告誡他要滿足于現狀,可于連要么征服世界,要么輸掉一切。他也輸在了自我善良的本性上。他總是抱著感情是職責的心態(tài)接近了市長夫人、瑪蒂爾德小姐,可他卻仍忍不住地對她們付出真心,與市長夫人的感情是“心靈的感情”,而與瑪蒂爾德小姐的感情則是“頭腦的感情”,最終心靈戰(zhàn)勝了頭腦,卻也毀了他;他心疼被他傷害的情敵們,

又立刻為自我的感性感到生氣,質問著自我:“他們會憐憫一個第三等級的人嗎?”在收容所所長的聚會上,他又心疼起關在隔壁的乞丐們來,對貴族卑鄙可恥的丑惡感到惡心;無論是在市長家里還是在侯爵府上,他總是虛偽地掩飾自我的真實內心,用心計報復這些貴族們,可他無法玷污的純潔與高貴的心靈總是打破他的計劃,讓他不斷暴露在骯臟的封建社會中被鞭笞、折磨,到頭來,他也只可是是個十九歲的孩子啊。

3764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