懲罰孩子的藝術教師心得體會
在幼兒園里,特別是在班上與家長交流的時候,難免總會聽到一些家長談自已孩子在家的事。比如:有的家長說:這孩子在家特頑皮,愛搞蛋;有時侯打也不是,罵也不是,真不知道如何是好。其實,孩子都有頑皮的一面,對于頑皮的孩子,我的教育是從未擔心過因無法控制他而受到頑皮孩子的“牽制”。下面是我在教育中的一些做法,大家可以試試看。
我班的某某男孩子,特別喜歡在班上打擾別人上課,要不就用手弄弄同桌小朋友的書包,要不拉拉旁邊女孩子的頭發(fā),要不趁小朋友起來回答老師提問時把椅子拿開搞得小朋友一下子坐在地板上大哭,對于這樣的孩子,老師真的會給他氣頭暈。但我對于他的這些行為采取這樣的方法。比如:待到下課后,別的孩子都到戶外區(qū)玩或游戲時,他便留在自已的位置上什么活動戲都不可以參加,停止他的一卻活動。等到孩子們回來都說,我玩了“搖搖車”我玩了“大灰狼”的游戲。聽到別的孩子開心的樣子,而自已卻不可以參加。事后,他走到我面前,怯生生地告訴我,他剛才在教室里不可以和老師小朋友一起出去玩,是自已上課時的做法不對,要改正,請老師原諒,對于這些,說明這孩子意識到自已做法是不對的,認識到了錯誤。有了這次的教訓后,在上課時,很少打擾或弄別人的習慣了。
在平常中,我相信每位老師或父母都有過懲罰孩子的經歷,但是如果父母或教師的一片苦心達不到應該產生的效果時,那么就失去了做這件事的意義了,究竟該如何實施懲罰呢?我覺得還是要講究一下懲罰的方法。
首先,要把你的要求對孩子講清楚,假如你要求孩子完成作業(yè)才能看電視,就要讓他登記規(guī)則,并記在心上,不可不教而罰。其次,在實施懲罰之前,要對孩子的不良行為進行一兩次警告,因為通常比較聽話或膽小的孩子,一般的警告就可以達到限制不良行為的目的,而不必加以懲罰,還有,讓孩子明白自己為什么會受罰。父母必須使用孩子能夠理解的語言,清楚的告訴他為什么受到懲罰。四是,懲罰要有針對性,不要對孩子做人身攻擊,在懲罰孩子時,家長經常犯的毛病就是在發(fā)現孩子犯錯誤之后,因為情緒不好時,往往會將其它地方受氣發(fā)泄到孩子身上,結果使孩子受到的懲罰遠遠超過他所應得到的懲罰,使孩子對受到的懲罰不服氣。
古人云,懲前毖后,懲罰不是目的,只是手段,目的是教人,所以我們在懲罰孩子時要力求做到不但使孩子口服,更重要的是使孩子心服,有藝術的懲罰是可以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