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日亭》觀后感
作為主旋律電影,主創(chuàng)團隊能夠撇開“就慈善說慈善”,以一條并非驚心動魄卻溫馨暖心的故事線與觀眾進行對話,以詩化品格傳遞慈善之美人生之味,《紅日亭》不僅技高一籌,更是別具深蘊。
一盞馬燈,一碗熱粥,流逝的是歲月,積淀下的是一顆慈心。女主高春梅因在困難時期得益于“紅日亭”孫婆婆的一碗熱粥,心中埋藏下了永難割舍的慈心。這成為高春梅退休后放棄去國外和女兒歡聚,堅守“紅日亭”做慈善的理由,也成就了高春梅能在眾人皆反對,甚至家人也不理解的情勢下,毅然收留智障青年阿國,并堅信能憑借自己的感化力量救贖阿國的執(zhí)著信念。綱舉則目張。影片正因為如此,故事便變得清爽而明晰,女主高春梅的戲份也就顯得水到渠成。慈善是一場修行。從孫婆婆,到金阿婆,再到高春梅,流淌的是不變的情懷。盡我綿薄之力,渡人渡己。
一位老人,一個青年,回首的是背影,牽連起的是一路善行?!都t日亭》劇本曾幾易其稿,歷時八年,終于功德圓滿。筆者不是參與人,不知道其間經歷過多少曲折,但可以想見主創(chuàng)團隊為了能夠更加確切地定位“紅日亭”,為了能夠把這部凝聚溫州人精神根脈的電影拍好,付出過多少心血??上驳氖怯捌回摫娡?,以小視角讀出了大境界。由吳彥姝主演的金阿婆盡管戲份不多,卻成為劇中舉足輕重的人物,和女主高春梅相為表里。她像是《白鹿原》中的朱先生,豐厚的人生閱歷給了她智者的說服力。在大家都為阿國拿走自己的積蓄而再次質疑阿國和高春梅的時候,老人扶住了高春梅的手,像是定盤的星,打消了她的猶疑,賦予了她強大的內心力量。金阿婆帶著無悔無憾的微笑離開了這個世間,阿國迎著大家的歡笑走進了“紅日亭”,成為一名正式的志愿者。影片透露出一種強烈的希望,那是一種對生命價值的希望,是一種對生命的敬畏和渴望。“人心深處有兩扇門,一扇通往天堂,一扇通往地獄”。一老一少,背影回首,人生化境。
主旋律電影,思想性和藝術性自是當先,但觀賞性越來越被證實不可或缺。本片作為溫州本土電影,影片以溫州鼓詞名家陳小寶的一段《十二月令》開篇,純粹而不失風雅。五馬街、江心嶼、城市書房……一幕幕熟悉的風景,一聲聲纏綿的鄉(xiāng)音,使得影片具備了濃郁的風俗特質。除此,不能不提的是影片芬芳的文藝氣息。這種文藝氣息來自于主創(chuàng)對于影片思想性與藝術性交融的理解。那盞奔跑的馬燈,那個舔著碗吮吸米粥的女孩,那在善行呼喚下的萬家燈火,以及那個帶著幾分飄逸的阿國……作為主演的奚美娟,溫婉若水,不著痕跡的表演,就像她手中的那碗粥,看似清淡卻粘稠,入口入心。配演高明、吳彥姝、陶慧敏、甄國策、張鈿悅等的演技亦是可圈可點。演員們的給力,實為影片看點之一。
相關閱讀:紅日亭觀后感范文7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