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筆記可以輔助記憶,在閱讀完一本書后,可以通過翻閱讀書筆記來回憶書中的精彩部分和重點內(nèi)容。寫水滸傳的讀書筆記1600字要注意什么?這里給大家提供水滸傳的讀書筆記1600字下載,供大家參考。
《水滸傳》一書記述了以宋江為首得一百零八好漢從聚義梁山泊,到受朝廷招安,再到大破遼兵,最后剿滅叛黨,卻遭奸人謀害得英雄故事。讀完全書,印在我腦海里揮之不去得只有兩個字:忠,義。
忠,即是對自己得祖國,對自己身邊得親人,朋友盡心竭力。宋江在種種威逼利誘之下,仍然對自己得祖國忠心耿耿,這就是忠;林沖得妻子在林沖被逼上梁山之后,對高俅之子得,寧死不屈,最終上吊自殺,這也是忠。在當今這個社會中,相信很多人都能做到一個"忠"字,但是,卻很少有人能夠做到一個"義"字。
一個"義"字,包括了太多得內(nèi)容。《水滸傳》中一百零八好漢為兄弟,為朋友赴湯蹈火,兩肋插刀,就只為了一個"義"字;為人民除暴安良,出生入死,也只為一個"義"字。由此可見,一個"義"字雖然只有三筆,有時卻要用一個人得生命去寫。在現(xiàn)實生活中,給人讓座幾乎誰都可以做得到,但救人于危難之中卻不是誰都可以做到得。因為它需要有相當?shù)糜職?,甚至是一命換一命得決心。
義,可以解釋為正義。一個具有強烈得正義感得人,就是一個精神高尚得人。古往今來有多少英雄好漢,舍生取義。難道是他們不怕死嗎?他們?yōu)榱苏x,為了真理可以奮不顧身,因為強烈得正義感清楚地告訴他們,什么是不該做得,什么是值得用生命去奮斗得。一個沒有正義感得人,是不會理解這些得。因為他得正義感已被麻木所吞噬,奮斗得激情已經(jīng)被凍結(jié),只是他得靈魂被社會中一些丑惡得東西同化了。
我還清楚地記得《水滸傳》英雄中有一個黑大漢,他生性魯莽,性情暴躁,經(jīng)常為小事與他人發(fā)生沖突,甚至搞出人命案。但他卻能夠路見不平,拔刀相助,令那些喪盡天良得家伙們聞風(fēng)喪膽。在現(xiàn)實生活中,雖然沒有這樣驚心動魄得大事發(fā)生,但"義"字卻滲透著我們得生活。對朋友講義氣,是小義。對素不相識得人或事物也用一種正義得眼光去看待,就是實際意義上得大義。我們中華民族,是一個大義得民族,當日本侵華,多少義氣凜然得革命烈士,用他們得滿腔熱血,誓死不屈,才成就了今日蒸蒸日上得祖國。董存瑞舍身炸暗堡,黃繼光用自己得胸膛堵住了敵人得機槍,這些都是炎黃子孫大義得延續(xù),是中國歷史上揮之不去得光輝。
一個人,可以不相信神,卻不可以不相信"神圣"。當前,我們青少年最主要得任務(wù)就是把我們得祖國建設(shè)得更加繁榮昌盛。因此,這也是我們民族大義得根本所在。讓我們相信這一份"神圣",用自己得雙手去維護這一份"神圣"。
第一點,也是最引人入勝得一點,就是書中那一百單八將。人物雖稱不上個個性格鮮明,但也每人都有自己得拿手絕活,例如浪里白條張順水性奇佳,玉臂匠金大堅石刻技術(shù)拔群,還有入云龍公孫勝令人聞風(fēng)喪膽得魔法,哪一個不是人中奇才有人說《水滸傳》里108將是勉強湊齊得,就是為了湊傳說中得108星。我也不否認這點,可如果要是真得有多少些寫多少,那么不僅少了一份奇幻色彩,也丟失了一百單八將從天而降得意義,水滸傳在人物塑造方面可謂是極品。
第二點就是《水滸傳》中對劇情得刻畫描述?!端疂G傳》從九紋龍大鬧史家村到一百單八將聚一堂,從宋江大破連環(huán)馬到宋公明全夥受招安,中間事情得繁瑣,人物得眾多,令人望而生畏。可施耐庵卻用自己優(yōu)秀得文筆將如此長得故事娓娓道來卻絲毫沒有拖沓之感,而且一環(huán)套一環(huán),使讀者不由得繼續(xù)往下看,仿佛自己到了真實得故事中去了一般,真是讓人嘆服。
第三點我要說得是《水滸傳》對于歷史得記述。大家可能都要笑我吧,這樣一個類似于"科幻神話"得故事,根本就是瞎編,哪有什么真得歷史。得確《水滸傳》是神話故事,可他對當時民不聊生,奸臣當?shù)?,外敵入侵,?zhàn)斗力下降得社會從一個特殊得角度進行了剖析。你們想,如果人民生活舒適,那么怎么會有100多好漢奮勇起義如果忠臣當?shù)溃敲礊槭裁锤咤蠒斣紫嗳绻麌姨?,那么金朝來干嗎如果豐足,那么何必招安呢在我看來,水滸傳不止是一本有意思得小說,更是一本反映當時社會得歷史書。
俗話說:“少不讀水滸,老不讀三國。”意思是說年輕人不應(yīng)該讀《水滸傳》,而老年人則不宜讀《三國演義》。原因是水滸中的打打殺殺太多,會影響青少年的身心健康成長;而三國中勾心斗角太多,會損害老年人的身心。因此,古人才會對這兩本名著發(fā)出如此的感嘆呀!
不過,說到三國中的勾心斗角,最精彩的莫過于諸葛亮和周瑜之間的那幾場較量了。
他們二人之間的第一次較量是在周瑜的總部,周瑜因為降曹還是抗曹這個問題糾結(jié)了好長時間,結(jié)果諸葛亮指出大小喬實乃曹操所欲,又背了一遍《銅雀臺賦》,激得周瑜怒發(fā)沖冠,立即發(fā)表了:“我與老賊勢不兩立!”這個觀點。從兩人初次交鋒看來,諸葛亮是略勝一籌。周瑜意識到諸葛亮是個人才,就想拉攏過來為己所用。周瑜派諸葛亮胞兄諸葛瑾游說諸葛亮歸順東吳,結(jié)果諸葛亮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險些把諸葛瑾給游說過來。此局,周瑜又敗。
周瑜見如此優(yōu)秀人才不能為己所用,就想除了諸葛亮。設(shè)了借刀,之計,讓諸葛亮去劫糧,想借曹操之手殺了諸葛亮。不想這小小計謀卻被諸葛亮識破。不僅沒上周瑜的當,又施了個激將法:“周公瑾只善水戰(zhàn),不能陸戰(zhàn)耳?!敝荑す怨灾姓校骸昂纹畚也荒荜憫?zhàn)耶!不用他去!我自個去!”諸葛亮笑了:“曹賊多謀,他平生慣斷人糧道,今必以重兵防守,公瑾若去,必為所擒?!敝T葛亮只言片語,周瑜即容納不下,可見周瑜氣量之小。經(jīng)此事后周瑜搖首頓足曰:“此人見識勝吾十倍,今不除之,后必為我國之禍!”因要合作抗曹操,只好暫壓心頭之火。
接下來,他們的第三次較量便是的草船借箭。諸葛亮與周瑜簽下軍令狀,三日之內(nèi),造十萬支箭。乃是周瑜心懷妒忌,尋事害孔明。諸葛亮神機妙算,通曉天文地理,算定三日后必有大霧,便駕二十只輕快小舟去佯攻曹營。不費吹灰之力,就得來了十萬余只箭。當魯肅將諸葛亮得箭之法告知周瑜,周瑜大驚,慨然嘆曰:“孔明神機妙算,吾不如也!”
周瑜屢次敗給了諸葛亮,心中不平。當蜀吳火燒赤壁,大敗曹操,形成三國鼎立之勢后,周瑜想要乘勝追擊,一舉攻下南郡、荊州和襄陽,但是此時劉備和諸葛亮也想拿這三個城池作為他們的根據(jù)地,于是劉備屯兵油江,周瑜看出了劉備和諸葛亮的意思,于是對魯肅說:“吾自去和他說話。好便好;不好時,不等他去南郡,先結(jié)果了劉備!”諸葛亮這次又是略勝一籌,看出了周瑜的來意,讓劉備對周瑜說:“先讓周瑜去取;若不下,再讓劉備取。”
結(jié)果周瑜與曹仁大戰(zhàn)一場,周瑜自己還受了毒箭之傷,終于擊敗了曹仁,第二日到南郡城下,卻發(fā)現(xiàn)城樓上站著一位白袍將軍:趙云。周瑜于是想強行攻城,但城樓上箭如雨下,他只好退兵。他有派兵去攻襄陽和荊州,卻發(fā)現(xiàn)也被諸葛亮派關(guān)羽和張飛攻下了。于是周瑜氣得口噴鮮血,暈厥在地。
在此之后,周瑜惱羞成怒,又下美人計迷惑劉備,但這也仍然逃不過諸葛亮的火眼金睛,他給了趙云三個錦囊,其中有妙計,最終劉備安全脫身。周瑜率兵攻打荊州,卻被諸葛亮部下四面埋伏,周瑜被擊潰了,蜀兵大叫:“周郎妙計安天下,賠了夫人又折兵!”氣得周瑜金瘡迸裂,倒于船上。
周瑜用計不成,便派魯肅去與劉備和諸葛亮商議:待劉備攻下西川,就將荊州還給東吳。周瑜于是又生一計:假意去攻打西川,讓劉備給他們東吳兵一些糧草,乘機攻下荊州。不想諸葛亮又看出了周瑜的如意算盤,派趙云嚴守城池,又派張飛、關(guān)羽、魏延和黃忠四面圍攻周瑜,破了周瑜的假道滅虢之計。氣得周瑜再次金瘡迸裂,回到本營后,諸葛亮又派人給周瑜送來一份帶著挖苦和諷刺的信,周瑜看完后,昏絕又醒,大叫幾聲:“既生瑜,何生亮?!倍?,年僅三十六歲。
其實,在我看來:周瑜之死完全是因為他的心胸狹窄,嫉妒人才,根本不能怪諸葛亮。他的死告誡我們不可以因為別人在某方面比自己強就嫉妒別人,要是善于向別人學(xué)習(xí),以長補短,才能真正地做到提高自己。同時也要熱心地幫助別人,因為在幫助別人的同時,我們自己也會得到提高。
正所謂海納百川,有容乃大。
《水滸傳》作者以其高度的藝術(shù)表現(xiàn)力,生動豐富的文學(xué)語言,敘述了許多引人入勝的故事,塑造了眾多可愛的個性鮮明的英雄形象。
《水滸傳》繼承與發(fā)展了中國古代小說與講史話本的傳統(tǒng)特色。故事極富傳奇性,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起伏跌宕,變化莫測。每一故事的高潮,都緊扣讀者的心弦。如“拳打鎮(zhèn)關(guān)西”、“智取生辰綱”、“宋江殺惜”、“武松打虎”、“血濺鴛鴦樓”、“江州劫法場”、“三打祝家莊”等等,數(shù)百年來一直膾炙人口。但《水滸傳》并不是單純?yōu)榱俗非蠊适虑楣?jié)的離奇而迎合群眾的,而是緊緊圍繞著“官逼民反”這一思想,把故事情節(jié)和人物性格融合在一起。武松、林沖、盧俊義三人都武藝高強,是梁山第一等好漢,三人都受過官府的陷害,被充過軍,而武松和林沖、盧俊義的表現(xiàn)卻大不相同。林沖、盧俊義在充軍的路上受差人任意擺布,忍氣吞聲,有時還向差人乞憐哀告。兩人又都是受騙被捆在樹上低頭受死。武松則相反,第一次充軍孟州,一路上反而是兩個差人服侍他。二次充軍恩州,押解他的兩個差人被人收買,再加蔣門神的兩個徒弟,合謀在半路上害死他,四個帶刀的兇手,對付他一個帶枷的犯人,反被他輕而易舉地給收拾了。他還不解恨,一口氣奔回孟州,殺了張都監(jiān)、張團練和蔣門神等,才算出了一口惡氣。林沖、盧俊義不是武藝不精,原因在于,他們一個是北京首富,一個是東京八十萬禁軍教頭,都是有身份有地位的人,各有家室,不幸遭受冤枉,只希望服刑期滿,重振家聲。兩人又是懂法度的人,又存有幻想,在公人面前是懷怒未發(fā),忍一口氣。而武松,無家室之累,久走江湖,養(yǎng)成強悍的性格,無所顧忌,也就無所畏懼,加上他受欺被誣,不斷被人暗算,所以報復(fù)心強,手段也狠。林沖、盧俊義和武松,表現(xiàn)截然不同,但他們二人也有些不同,林沖的反抗性還較盧俊義為強。
《水滸傳》的語言是以口語為基礎(chǔ),經(jīng)過加工提煉而創(chuàng)造的文學(xué)語言。其語言特色是明快、洗煉、準確、生動。無論是作者的描述語言,還是作品人物的語言,許多地方都惟妙惟肖,有濃厚的生活氣息。寫景、狀物、敘事、表情,極為靈動傳神?!端疂G傳》敘事,善于白描,簡潔明快,沒有滯拙的敘事和冗長繁瑣的景物描寫。偶有寫景文字,又極精彩。如武松不聽酒家勸告,乘著酒興單身上山,看了廟門上的告示,才知真的有虎,他稍為猶豫了一下,還是硬著頭皮上了崗子。這里作者只用了兩句話襯托此時的氣氛和心情:“回頭看那日色時,漸漸地墜下去了”,武松“踉踉蹌蹌直奔過亂樹林來”,既寫出了老虎活動的時間,又寫出了老虎出沒的環(huán)境。兩句話就把一種恐怖悲涼的氣氛和心情和盤托出,讓人感到此時此地不知什么時候會突然跳出一只活老虎來?!端疂G傳》的敘事,要言不煩,恰到好處,而又繪聲繪色,鮮明生動?!拔渌纱蚧ⅰ笔菤v來傳誦的好文章,寫得極為傳神,寫人虎相搏,寫老虎一撲、一掀、一剪三般拿人的本事,和聲震山崗的吼聲,一只活生生的真老虎就躍然紙上。幾經(jīng)搏斗,老虎威風(fēng)漸減,最后如何被武松按住,如何掙扎,如何被武松打死,寫得活靈活現(xiàn),十分逼真。通過這些描寫也就更好地突出了武松的英雄形象。
《水滸傳》人物語言的性格化,達到了很高的水平,通過人物的語言不僅表現(xiàn)了人物的性格特點,而且對其出身、地位以及所受文化教養(yǎng)而形成的思想習(xí)慣有時也能準確地表現(xiàn)出來,所謂“人有其性情?!擞衅渎暱?。”如李逵第一次見宋江,就問戴宗:“哥哥,這黑漢子是誰?”戴宗責(zé)備他粗魯,他不服,等戴宗向他介紹了情況,他還說:“莫不是山東及時雨黑宋江”他心里怎么想,口里就怎么說,他是個粗人,見人不懂得什么客套和應(yīng)酬之事,不受禮節(jié)的約束,他剛上梁山便大發(fā)狂言:“便造反怕怎地,晁蓋哥哥便作大宋皇帝,宋江哥哥便作小宋皇帝……殺去東京,奪了鳥位?!毕蟠笏位实?、小宋皇帝等話,只有李逵才說得出,是極富個性化的語言。其他如阮小七的心直性急,吳用的足智多謀,宋江的謙虛下人,通過他們的對話,無不令人如聞其聲,如見其人。魯迅曾經(jīng)指出:“《水滸》和《紅樓夢》的有些地方,是能使讀者由說話看出人來的。”
《水滸傳》忠義觀是一十分復(fù)雜的結(jié)構(gòu)。一方面,忠義是忠于大宋天子,特別表現(xiàn)在宋江及一些朝廷降將身上,他們追求“封妻蔭子、青史留名”,“忠義”是對國君之忠誠,表現(xiàn)為封建皇權(quán)主義思想。宋江在被奸臣以朝廷名義毒死前,還對李逵說:“我為人一世,只主張忠義二字,不肯半點欺心。今日朝廷賜死無辜,寧可朝廷負我,我忠心不負朝廷?!绷硪环矫?,忠義是忠于兄弟義氣,忠于梁山事業(yè),忠于朋友所托等,如在晁蓋、李逵等人身上所表現(xiàn)出來的那樣,忠義既是江湖好漢間的團結(jié)戰(zhàn)斗、無私援助精神,又表現(xiàn)為人格上的互相欣賞和尊重。忠義作為水滸英雄個體的處世準則和梁山英雄群體的政治原則,它同對一定的理想社會、理想人格的追求聯(lián)系在一起,它也沒有僅僅停留在觀念上,水滸英雄一直以激烈的行為進行印證、踐履?!端疂G傳》忠義觀念雖然由于社會歷史條件的限制,同正統(tǒng)儒家的封建政治哲學(xué)有著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但它畢竟有許多方面同正統(tǒng)忠義觀念迥異:第一,正史忠義觀念同普遍的天理相聯(lián)系,理性原則優(yōu)先《水滸傳》忠義觀念同個體的生存欲望相聯(lián)系,感性原則優(yōu)先,較多地滲入了意志的因素。第二,從忠義觀念的社會功用來講,正史忠義觀念是封建統(tǒng)治秩序的肯定性因素;而《水滸傳》忠義觀念不時成為封建統(tǒng)治秩序的否定性因素,水滸英雄常常以忠義為名“殺富濟貧”、“搶擄官廒”,他們要“掀翻天地重扶起,戳破蒼穹再補完”“攪擾得道君皇帝龍盤椅上魂驚,月風(fēng)樓中膽裂”。第三,從義觀念的行為主體來說,正統(tǒng)忠義觀念是一種普遍性原則,如黃宗羲在《原君》里所說“君臣之義無所逃于天地之間”,對所有臣民尤其是官紳階級具有普遍的約束力。而《水滸傳》忠義觀念是少數(shù)天罡地煞的德性和行為準則,水滸英雄是歷劫的天神,他們身上的忠義帶上了神性的色彩,忠義并沒有推及于一般人。
這是一個忠于朝廷、維護封建統(tǒng)治的較大的義士集團,實質(zhì)上是一支身居草澤之中、心在朝廷之上的“忠義”軍?!端疂G傳》第三十二回中第一次說出“招安”這個詞語的應(yīng)該是武松,他與宋江談心,當宋江邀他一起去清風(fēng)寨時,他說道:“只是由兄弟投二龍山去了罷。天可憐見,異日不死,受了招安,那時卻來尋訪哥哥未遲?!彼谓瓌t說:“兄弟有心歸順朝廷,皇天必佑。”并請他:“如得朝廷招安,你便可攛掇魯智深、楊志投降了。日后但是去邊上,一槍一刀,博得個封妻蔭子,久后青史上留得一個好名,也不枉了為人一世?!边@表明在流落江湖時,武松、宋江等人已經(jīng)開始意識到“落草”并非長久之計,僅僅是為了躲避自身災(zāi)禍的權(quán)宜計策。在梁山泊大聚義后,宋江在菊花會上“一時乘著酒興”寫了首《滿江紅》,詞中有“中心愿平虜,保民安國。日月常懸忠烈膽,風(fēng)塵除卻奸邪目。望天王降詔早招安,心方足。”受到武松、李逵的反對后,他批評武松說:“我主張招安,要改邪歸正,為國家臣子,如何便冷了眾人的心?”這些表明:梁山泊英雄聚義成為一個集體后,已不再如個體俠義那樣快意恩仇,也不像如占山為王時那樣僅僅為了小團伙的生存“打家劫舍”,而必須把英雄行動的目標轉(zhuǎn)向到英雄發(fā)展、民眾安全、家國保衛(wèi)等方面喪,實現(xiàn)廣泛的俠義與忠義融合,即成為“大力”、“大賢”、“有忠”、“有義”之英雄。對皇上的愚忠只是他們主張的“忠義雙全”思想觀念的最直觀的表現(xiàn)形式,而最根本的含義則是他們身上固有的且具有普遍性的那種“忠孝節(jié)義”的心理特征。最突出的表現(xiàn)就是,承認人與人之間的等級差別,并認為這種上下等級的區(qū)分具有不可違背性,要絕對遵從,否則就是以下犯上,不忠不孝;而這種等級在現(xiàn)實中的具體表現(xiàn)就是名望的高低、出身的貴賤、甚至年齡的長幼等等,簡言之,這種等級秩序是天定的。我想,也是由于這種愚忠的心理導(dǎo)致了最后的悲劇。
所以,《水滸傳》是一曲忠義的悲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