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是陰歷年份中的第一個月,也是在除夕夜后的第一個月,寓意著新的一年即將來到,與之相對應(yīng)的是,在正月里也存在著有諸多的風(fēng)俗習(xí)慣,下面給大家分享關(guān)于大年初一風(fēng)俗禁忌有哪些,歡迎閱讀!
1、開門炮仗
春節(jié)早晨,開門大吉,先放爆竹,叫做“開門炮仗”。放三枚叫“連中三元”;放四枚叫“福祿壽禧”;放五枚叫“五福臨門”;放六枚叫“六六大順”……爆竹聲后,碎紅滿地,燦若云錦,稱為“滿堂紅”。到了這幾天滿街歡聲笑語不斷,喜氣洋洋。每個人都會互道“新年好”恭喜發(fā)財之類的吉祥話,這新的一年也就開始了。
2、拜神
同時正月初一也是拜神的日子,有宗教信仰的朋友可去廟里燒香祈福,以保一年的順利平安。正月初一這天,廣州街坊會凌晨祭祖拜神,起床焚香、放炮仗,意為“搶春”。??谌顺跻话萆窦雷嬉彩呛苡兄v究的,先擺好酒和茶,事先要準備好雞、雞血、魷魚、豬肉等食物,雞血要擺放在雞身上。給祖先像上三炷香后就可以開始祭祖了。祭祖完后,所以一切準備的齊齊全全的,寓意著紅紅火火新的一年拉開了序幕。
3、吃年糕
大年初一還有的地方吃年糕這也是是中國人的傳統(tǒng),寓意著“節(jié)節(jié)高”。年糕的式樣有方塊狀的黃、白年糕,寓意著黃金、白銀,希望在新年能夠財源滾滾來。
4、吃餃子
除夕、大年初一吃餃子是北方人的習(xí)俗,不過現(xiàn)在不少南方人和外國人也加入到吃餃子的隊伍中。不僅好吃,寓意也好。在除夕時吃餃子,取“更年交子”(來年交好運)之意,大年初一吃餃子則是為了一年交好運。
5、吃湯圓
大年初一的早餐湯圓一定更具特殊意義,它的取意是:事事如意,全家團圓美滿。大年初一這天,湯圓不叫“湯圓”,叫“元寶”,吃湯圓也不叫“吃湯圓”,叫“得元寶”。因為在家鄉(xiāng)話中,常常將“闖禍”稱為“闖了‘湯圓’子”。
1、不能潑水,在中國,水有財源之意,往外潑水,就相等于財源往門外流。
2、不能洗頭,洗衣服,等,即使洗臉的水也要存上第二天倒,喻意財不落地。
3、千萬不要打掃衛(wèi)生,也不要掃地,害怕把財運掃出去了。如果實在有必要,那么就將垃圾掃在家堆起來,然后家里的廢水用一個桶裝起來,這樣的話就不會影響來年財運了。
4、不宜吵架,動剪刀,喻意動了剪刀一年都不順,會經(jīng)常和人產(chǎn)生口角。
5、出嫁的女兒不可以在大年初一回娘家,因為意味著會把娘家吃窮,所以一般都選擇初二或初三回娘家。
6、不能夠?qū)⑼?,盤和杯子等易碎品打碎,這是非常不吉的,甚至還會導(dǎo)致家里出現(xiàn)破財破產(chǎn)。
7、忌針錢,婦女也不得動針線,否則這位女子一年到頭和別人爭吵不休或渾身會有針刺般的不舒服
正月一日,不同的時代,有不同的叫法。在先秦時叫“上日”、“元日”、“改歲”、“獻歲”等;到了兩漢時期,叫做“三朝”、“正旦”、“元日”、“歲旦”;魏晉南北朝時期稱為“元辰”、“元日”、“元首”、“歲朝”等;到了唐宋元明,則稱為“元旦”、“歲日”、“新正”、“新元”等;清代一直叫“元旦”或者“元日”。
古時的正月初一這節(jié)日稱為“年節(jié)”,直到中國近代辛亥革命勝利后,南京臨時政府為了順應(yīng)農(nóng)時和便于統(tǒng)計,規(guī)定在民間使用夏歷,在政府機關(guān)、廠礦、學(xué)校和團體中實行公歷,以公歷的元月一日為元旦,農(nóng)歷的正月初一稱春節(jié)。1949年9月27日,新中國成立前夕,在中國人民政治協(xié)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上,通過了使用世界上通用的公歷紀元,把公歷的元月一日定為元旦,俗稱陽歷年;農(nóng)歷正月初一通常都在立春前后,因而把農(nóng)歷正月初一定為“春節(jié)”,俗稱陰歷年。
拜年是中國民間的傳統(tǒng)習(xí)俗,是人們辭舊迎新、相互表達美好祝愿的一種方式。古時“拜年”一詞原有的含義是為長者拜賀新年。拜年一般從家里開始。初一早晨,晚輩起床后,要先向長輩拜年,祝福長輩健康長壽,萬事如意。
長輩受拜以后,要將事先準備好的“壓歲錢”分給晚輩。在給家中長輩拜完年以后,人們外出相遇時也要笑容滿面地恭賀新年,互道“恭喜發(fā)財”、“四季如意”、“新年快樂”等吉祥的話語,左右鄰居或親朋好友亦相互登門拜年或相邀飲酒娛樂。
1、忌諱打破碗筷
在大年初一機會打破碗,鏡子,玻璃等陶瓷等物品,避免財運破碎。若不小心打碎后可用紅紙包裹,放到神桌上,默念歲歲平安等吉祥話語,等破碎五日后再丟棄。在大年初一早上就會洗澡洗頭,洗衣物,于是將財富和財運洗掉。大年初一也機會叫他人姓名催人起床,會讓人整個年來都會被人催促做事,大年初一這天也不能用掃把,否則會掃走財氣,破財將掃把星引來,從而招來霉運。
2、不能打罵孩子
在正月里不能打罵孩子,若在正月里打罵孩子,都表示孩子會要挨一整年的罵,也要升一整年的氣。所以說在正月期間是不能打孩子的,也需要避免說一些污言穢語以及臟話,否則會對自己接下來的一年中也會有不小的影響,若不小心說漏了嘴,需要說閑話進行彌補。
3、剪頭發(fā)
正月里不能剪頭發(fā),民間有種習(xí)俗,說正月剪頭發(fā)死舅舅,所以老一輩人不允許剪頭發(fā)。在現(xiàn)今許多時尚年輕人的心中是一個煩惱,一般都會去悄悄的剪發(fā),而這些害怕的人剪頭發(fā)只會在臘月剪發(fā)。所以說臘月是美發(fā)店賺錢最快的一個月。因為清朝執(zhí)政者有強制執(zhí)法的要求,而不愿剪發(fā)的人便會說在正月剪發(fā)死舅舅以以此作為阻止,從而流傳了這類民風(fēng)習(xí)俗。
正月習(xí)俗
正月初一需要去踏青,踏青是對一個即將到來的新的期待的新春佳節(jié)。這天內(nèi),大部分人都會與他人出門踏青,體會新春的氣息。在大年初二需要走娘家,這一天,從嫁人的女人會帶孩子老公回家走親戚拜年在正月初四需要去拜灶王爺,才能讓自己在一整年內(nèi)過得更為發(fā)展。順遂,減少前進路上遇到的阻礙。
初一
正月初一,是農(nóng)歷新年的第一天,它標志農(nóng)歷“舊年”的結(jié)束和“新年”的開始 。這一天人們以守歲、拜年、貼畫雞、放鞭炮的方式表達著對新的一年美好的期望。在慶賀新年的同時也民間也一直流傳著一些禁忌,比如正月初一不能動用掃帚,否則會掃走運氣,把“掃帚星”引來,招致霉運。
初二
正月初二,按照傳統(tǒng)的習(xí)俗,這一天是出嫁的女兒回門、姑爺給岳父岳母拜年的“法定日子”。這一習(xí)俗被潮汕人稱為“食日晝”。顧名思義,僅僅是吃中午飯而已,女兒必須在晚飯前趕回婆家。在北方人們會在正月初二祭財神,這一天無論是商貿(mào)店鋪,還是普通家庭,都要舉行祭財神活動,以此祈望今年能發(fā)大財。
初三
正月初三為“小年朝”。傳說初三晚上是“老鼠娶親”的日子,為避免擾亂“鼠輩”,人們會早早熄燈就寢,并在家中各處撒些米粒、糕餅,意為與“老鼠分錢”;同時這一天又為谷子生日,所以也有忌食米飯的習(xí)俗。
正月初三也被稱為“赤狗日”,俗傳赤狗是“熛怒之神”,會帶來不吉,因此將初三視為兇日,此日大家不外出拜年也不在家宴客。
初四
正月初四,這一天全家人會聚在一起吃折羅(剩飯合在一起的大雜燴),還會打掃室內(nèi),把垃圾堆到一處準備 “扔窮”。
年初四,又稱羊日。是中國民間迎神的日子,在這天人們會備好祭牲、糕果、香燭等物,焚香禮拜;舊時的商家從初一到初四閉門歇業(yè),初五開市,為圖吉利,一般會在初四晚上接請五路財神。
初五
正月初五,又稱破五。這一天人們一大早起床,放鞭炮、打掃衛(wèi)生,扔掉前幾天積攢的垃圾意為“送窮”;民間一直將正月初五視為“財神生日”,為求利市,商家會選在這一日開市貿(mào)易;初一到初五禁忌較多,過了此日很多禁忌都可破除,所以人們會在初五吃餃子慶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