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學的研究不僅是涉及物質和能量在垂直方向上的延伸,還涉及到物質和能量在水平方向上的延伸。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初中地理教研活動總結,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
這節(jié)課是八年級下冊地理第七章《認識省內區(qū)域》中的第二節(jié)。學習時間一課時,內容包括五個方面:地理位置、熱帶季風氣候、熱帶雨林景觀、多樣性的文化民俗、支柱產業(yè)旅游業(yè)。這些方面相互聯(lián)系,相互影響,相互制約。主要從自然、人文和經濟切入,升華到人地關系。
本節(jié)課在40分鐘的時間內,圓滿的完成了學習任務,得益于導學案的使用。經過本節(jié)課的教學我發(fā)現(xiàn),導學案能尊重、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學生的參與性普遍提高,學生樂于探索和表現(xiàn)自我的熱情和能力都有了很大的提升。
本節(jié)課以導學為主,在學生明確學習目的后,通過先學、展示、反饋等環(huán)節(jié)完成。在先學環(huán)節(jié)中,我設計了6個問題,讓學生充分利用、挖掘教材內容,通過自主學習找到答案,同時讓同學們比速度快慢,比效率高低、比正確與否,用10---15分鐘的時間完成;接下來配合獎勵制度,用知識競賽的方式讓學生按照自學完成任務的先后順序展示自己的答案,展示中,同學們有的復述,有的概括,有的推理,有的讀圖分析,有的補充解釋,學生的開放性思維和合作能力得到充分的發(fā)揮;之后全體同學做課堂練習,檢驗反饋學習效果。做到了學以致用。
但也存在一些問題:由于學生掌握的材料較少,課前未動員進行相應的材料收集與輔導,學生的回答大多僅局限于教材內容的復述,只有少部分同學能表達出自己獨到的見解;由于學生爭強好勝,往往思維活躍,自學速度快的同學始終是那幾個,導致后進生在反饋當中只是起到搖旗吶喊的作用。
鑒于此,我認為,在以后的教學中,一定要讓學生課堂學習與課下學習相結合,留給學生更寬泛的調查研究、分析建議、交流的時間;另外,也可放手于學生,指導學生主持相應的活動,教師參與學生學習研究的輔導,培養(yǎng)學生學習的自覺性和學習目的性,增強學以致用的實效性。
《因地制宜發(fā)展農業(yè)》這一課是第四章中國的經濟發(fā)展中的第二節(jié),本節(jié)共有四個標題:農業(yè)與我們、農業(yè)的地區(qū)分布、發(fā)展農業(yè)要因地制宜、我國農業(yè)面臨的挑戰(zhàn)與對策,分兩課時學完。本人對第一課時的教學談談個人的反思:
地理是一門綜合性很強、知識跨度很大的學科,又十分注重實際應用,要讓學生真正地學好它,一方面需要不斷向學生強調地理學科重要性的教育,引導學生對地理學科的重視,保證必要的時間投入,培養(yǎng)學生地理興趣。另一方面需要不斷地改進教學方法,培養(yǎng)學生的地理思維能力,并千方百計創(chuàng)造良好的地理教學氛圍,調動學生學習地理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一、現(xiàn)用的地理教材是在新的教育、教學思想和理念指導下編寫的,具有時代性和超前性,特別是強調了生活的地理和學習的實用性,符合當代學生的學習心理和要求,注意處理教材,活用教材。
二、教學目標的確立,要圍繞并使學生掌握與其生活和周圍世界密切相關的地理知識,通過學生的聯(lián)想,激發(fā)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要注意對學情的分析,克服由非智力因素而造成的學習困難,給足學生思考的空間,突顯學生在學習活動中的主體地位。
三、教學方法上要突出個性化的教學,滿足學生的參與欲、表現(xiàn)欲、競爭感和成就感,敢于放手讓學生去探索,給學生充分表現(xiàn)的機會,他們會用稚嫩的語言表述大道理——————學生講出來的道理往往更通俗易懂。本課中注重放手給學生,通過語言或圖像引發(fā)學生的思考,按照學生思維發(fā)展的規(guī)律,加以教師設計層層深入問題的引導,使學生能夠自己得出結論,這樣既能符合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又能讓學生印象深刻,體現(xiàn)了學生的自主活動過程。
我只有在教學工作中,多多反思,改正教學中的缺點與不足,不斷進步,不斷完善,才能使自己成為一名優(yōu)秀的人民教師。
我講《全國政治文化中心——北京》這節(jié)課的體會是,因為去年在北京剛舉行29屆奧運會,學生普遍對此比較感興趣,也對北京有個初步的印象。但是真正深入的去備課,發(fā)現(xiàn)原來這節(jié)課并不是很好上,因為本身在教材內容上來看,這節(jié)內容就有點散亂,重難點不是很突出。針對這樣的問題,我把教材的內容打亂,重新整合,就有了我這節(jié)課的內容。
這節(jié)課的亮點:
1.首先讓學生談談自己心目中、印象中的北京,對北京有個初步的印象,然后讓學生觀看一組北京風光的圖片,這組圖片反映到北京的方方面面,如有周口店北京人遺址、清華大學、還有像北京國際機場等,讓學生看完這組圖片后說出北京有哪些城市職能,把后面的內容提到前面來,而且是種很巧妙的結合。
2.在講完北京的城市職能后,我就問學生為什么北京有這些城市職能,這就跟它的地理位置、自然環(huán)境有關。這樣就很自然的過渡到北京的自然環(huán)境特征。在這部分,我采用學生分組討論合作的方法,我給出了幾道關于北京位置、地形、氣候等自然特征的題目,讓學生來討論分析,從而總結出北京的自然特征。
3.在講到北京水文這個自然要素的時候,我又聯(lián)系到了教材后面的內容,把河流與北京城址的變遷聯(lián)系起來,造成北京歷史上城址不斷往北、往東擴展的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水源,所以我很自然的就把這部分內容提到了前面,使學生認識到水在城市發(fā)展過程中的重要作用。
不足之處:
1.雖然我已經把教材內容重新整合,但是感覺重點、難點還是不夠突出,重難點的講解還不夠深入。
2.給學生討論的題目還有點簡單,有些題目還沒有經過深入的推敲,感覺討論價值還不是很高。
本節(jié)課主要從兩個方面著重做出了講解:第一,河流與湖泊在我國的分類(內流與外流),第二,河流與湖泊的水文特征。其中要穿插講解地形、氣候對河流的影響。
第一部分主要通過讀圖,查圖可以讓學生對河流與湖泊進行分類,區(qū)分內流河、外流河,內流區(qū)、外流區(qū),內流湖、外流湖,并能舉例說明。而第二部分則是本節(jié)課的難點,需要學生通過圖、表等信息進行對比,聯(lián)系各地理要素之間的相互關系等得出水文特征。
課后,回顧整個教學設計和流程,任存在很多需要改進的地方。
第一、匆忙會誤事。要打有準備的仗;知己知彼、百戰(zhàn)不殆;胸有成竹等等都是嘴邊的熟語,但對于本節(jié)課,我真能說自己已經準備充分了嗎?不能。最后導致課上出現(xiàn)了幾處匆忙之處:
1、做好的課件在自己的筆記本上能夠使用,但換了班級上的電腦出現(xiàn)了故障,不能播放。此時離上課時間只剩下五分鐘,試問還能繼續(xù)找原因嗎?匆忙中換了一張地圖,其他省略不用。如果我準備充分,亦不會出現(xiàn)如此大漏。
2、導語匆忙無設計。由于上一個匆忙,使得導語支離破碎,設計有些慌亂,失去層次感。導語是一節(jié)課的第一印象,學生的興趣調動,情感投入都與導語的關鍵設計有關。精彩的導語能夠讓整個知識的傳授不費吹灰之力,我實在差矣!
3、時間安排需謹慎。整個課堂共45分中,知識傳授的部分花費最好不要超過30分鐘,再者,重難點突破應該有側重點。而我的課堂中,最后的難點突破所花時間略少,開課的前一部分時間花的稍長,使得這節(jié)課有點頭重腳輕,虎頭蛇尾,結尾匆忙,草草收場。
第二、語言是潤滑劑。教師的課堂語言具有引導性和調動性,語言運用得當會使整個課堂增色不少,本節(jié)課在語言使用上沒有發(fā)揮特色,甚至有些蓋彩。
1、過度語、小結語應適當選用。回顧整個課堂,知識點零碎、量多,如何使知識面面俱到還要主次分明,這就需要有階段性的小結,使得學生接受知識時按塊記憶,這樣掌握的效率高,才能達到最終的教學效果。
2、在語言的表達上需要簡潔大方,前后要連貫,過渡語很重要。我呢,經常沒有合理的過渡語言而是內容講解生硬。
學習需任重道遠,只感慨: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地理知識非常零碎,在課堂上,“課堂效率低”就成了很多人的苦惱。課堂效率不高,我想大概有以下幾點原因:
一.“教”的效率低
“教”的效率低,主要在老師。我認為有以下幾點:
(一)是課前沒有作好充分備課,講課倉促,我們應該把新課標的要求讀透,并滲透到教學案中。
(二)是課上要語言表達欠準確,過度重復,我們應該語言簡潔明快,清晰流暢。
(三)是課后沒有及時復習鞏固,沒有給學生反饋。我們應該對學生的作業(yè)及時更正、修改、講解,使學生及時糾錯。
二.“學”的效率低
“學”的效率低,主要在學生。學生是學習的主體。為什么學生習效率不高,我認為有以下幾點:
(一)是上課不集中精力聽老師講解,走神,做小動作,沒有緊跟老師思路。
(二)是不懂不問,有不明白的問題,沒有向老師或者同學請教,一直是一知半解,甚至完全不懂。
(三)是沒有做練習題,沒有及時復習。只有反復練習,進行強化記憶,及時復習才會盡量減少遺忘。
三.“溝通”的效率低
教與學密不可分,完成教與學過程的紐帶就是師生的溝通。沒有溝通就沒有教學。很大程度上師生的溝通會直接影響學生的學習興趣。如果一個學生喜歡和某學科老師溝通,那么往往這個學生的這一學科學習成績也會比較好,這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愛屋及烏”的道理。加強師生之間的交流(不管是課上還是課下),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往往會使學生喜歡老師,這樣也會喜歡老師所教的科目。反之,就會產生厭學。我認為原因有二:
(一)課上老師很少與學生進行互動,不論是提問的形式還是討論的形式,在課堂上基本沒有。
(二)課下老師沒有找學生進行談話和分析當前的學習情況,沒有充分發(fā)揮課代表和小組長的作用,不了解學生學習進展,不及時采取相關的教學調整。
以上是本人分析的課堂效率不高的幾點原因,以后我們應該從這幾個方面引起注意,及時改進,促進師生共同進步。
按照教學進度,我們即將學習《因地制宜發(fā)展農業(yè)》這一節(jié)課。這一課是第四章中國的經濟發(fā)展中的第二節(jié),是繼第二章中國的自然環(huán)境和第三章中國的自然資源之后的課程。本節(jié)共有四個標題:農業(yè)與我們、農業(yè)的地區(qū)分布、發(fā)展農業(yè)要因地制宜、我國農業(yè)面臨的挑戰(zhàn)與對策,在前兩章的基礎上,這部分內容對學生來說不算太難。
通過認真?zhèn)湔n思考結合學生的課堂學習情況,我對如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給課堂注入活力有了進一步的認識。
1、根據素質教育三要義的要求,活力課堂的活不僅僅表現(xiàn)為學生表面上的活躍,更應該是學生思維上的活躍。因而我在處理本節(jié)課時,注重放手給學生,通過語言或圖像引發(fā)學生的思考,按照學生思維發(fā)展的規(guī)律,加以教師適當?shù)囊龑?,使學生能夠自己得出結論,這樣既能符合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又能讓學生印象深刻,體現(xiàn)了學生的自主活動過程。
2、重點內容以小組為單位,通過小組合作探究及組間競爭交流來突破。根據不同環(huán)節(jié)不同教學要求,設計不同的問題,學生以小組為單位,以小組長為中心,共同探討交流。基礎問題和重點設置為A層,小組長負責要求小組內全員通過;能力提高的問題設置為B層,各小組根據各組情況,在完成A層的基礎上,繼續(xù)探討B(tài)層。這樣的設計,既體現(xiàn)了學生的自主活動,又做到了面向全體,全員參與,還突出了分層教學,實現(xiàn)了評價的多元化。
3、注重學科之間的整合。充分利用多媒體教學的優(yōu)勢,激發(fā)學生的興趣。用古詩詞導入,體現(xiàn)學科間的整合。
4、注重地理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充分體現(xiàn)地理學科的特點。我在教學過程中始終不忘對學生地理學習兩大基本能力的培養(yǎng):讀圖能力、分析能力,有了這兩種基本能力,學生在地理學習時就不會覺得困難了。充分利用板圖優(yōu)勢,培養(yǎng)學生的讀圖、繪圖、識圖、用圖能力,充分體現(xiàn)了地理學科的特點。
5、學習生活中的地理,把地理能力運用于生活中。教學過程中多從生活入手,讓學生從生活中發(fā)現(xiàn)地理,感受地理,學習地理,進而應用地理于生活。如,讓學生從生活中找到農業(yè),感受到農業(yè)的重要性,最后根據自己所學能夠較為合理的安排本地簡單的農業(yè)生產活動。
6、課堂的安排要科學合理。在注重學生的自主活動和鞏固練習的基礎上,還應注意時間上的合理安排,做到松弛有度,詳略得當。
以后我會在實際教學活動中多注意這幾方面,積極努力實現(xiàn)教育的三要義,爭取讓我的課堂更具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