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悲慘世界》,得到的不僅是文學的進修和享受,更是思想的洗禮和美餐??赐瓯瘧K世界,讓我們來寫讀書筆記吧,小編整理了悲慘世界讀書筆記3000字精選的匯總,歡迎大家借鑒參考,快來看看學習下吧!
看完《悲慘世界》一書,我的眼前始終浮現(xiàn)著這樣一個高大的形象,他樂于助人淳樸善良品格高尚,雖然由于生活所迫曾犯過一些錯,但這并沒有影響他的人格,因為他用了一生的時間在艱辛和逆境中不斷地完善自己。他就是法國著名作家雨果筆下的冉阿讓。失業(yè)工人冉阿讓因為生活貧因偷了一塊面包被抓住,關(guān)進監(jiān)獄出獄后一心想報復的他受教主的感化恢復了對生活的信心,并立志從善,他來到蒙特億改名馬德蘭開辦工廠成了富翁幫助了許許多多的人當上了市長。然而為人正直的他由于不想讓別人替他頂罪又被抓進監(jiān)獄……
多么善良的冉阿讓以德報怨樂于助人撫養(yǎng)孤女不求回報。為了讓珂賽特獲得幸福勇于坦言自己的真實身份這需要多大的勇氣需要多崧的愛心啊!雖然一再地受人們的誤解和歧視但冉阿讓始終默默地遵守對主教的諾言做一個正直善良的人。我為冉阿讓而感動,如果我們都能像冉阿讓那樣勇敢面對自己的錯誤盡自己所能去改正,以一顆博愛的心去看世界,那我們的世界將變得更美好。我為冉阿讓而難過如果人人都像主教那樣有一顆寬容熱情的心,那我們的世界將充滿溫暖。
大家都知道世界大文豪維克多雨果的代表作的之一便是這一本《悲慘世界》。周末,我開始閱讀起這本動人心魄、感人至深的世界名著――《悲慘世界》
故事講述了主人公冉阿讓為了不讓姐姐的孩子餓死而偷了一塊面包,被判了五年徒刑,又因為四次越獄增加到十九年。當他一無所有的走上社會卻發(fā)現(xiàn)自己衣食無著時,一位主教感化了他,讓他決心洗心革面,重新做人,終于當上了市長,一名大富翁,樂善好施,做了許多善事。還曾為了不嫁禍于人上法庭承認自己的真實姓名。他舍已救人,在槍林彈雨中救助了他的“女婿”,最后卻在孤寂中走向死亡。
想想我們的生活,和這些人比起來,算是多么的美好??!我們曾因為想得到卻得不到而哭泣,也曾會因為想做什么卻不能做而難過,但看看這本書中的冉阿讓、芳汀、“百靈鳥”珂賽特……我們曾受過的所謂的“傷”都算得上什么?現(xiàn)在有許多人,包括我們都是獨生子女、父母的掌上明珠,總是會覺得什么都該是自己的,不應該受到委屈,所有人都應該聽自己的,按照自己的心意去辦,都不曾站在別人的立場想過,但這樣的我們長大后,改怎樣去融入社會呢?
所以,請大家從小做起,試著盡自己的力量幫助需要幫助的人,對生活保持積極的態(tài)度,積極地面對一切挫折,不要畏懼。同時,我希望大家要珍惜現(xiàn)在的生活,并懂得感恩,感恩這個世界、感恩這個國家、感恩這個社會、感恩在我們身邊不離不棄,愛我們的人……
我只想說,人是不分貴賤的,要保持一顆真、善、美的心靈,這個世界就會變得無比美好。
今天早上,我讀了法國最著名、最偉大的作家維克多·雨果的著作——《悲慘世界》。讀完后,我想了很多很多。
《悲慘世界》是維克多。雨果在一八六二年所發(fā)表的一部長篇小說。小說講述的是一位名叫冉。阿讓的青年因偷了一塊面包而判五年苦役,他多次企圖越獄,但結(jié)果是被判處十九年苦役;結(jié)束了苦役生活后,在回家途中被一個善良的神父卞福妝留下過夜,但他恩將仇報,偷走了神父家的東西,在街上被警察抓住。但神父免去了冉。阿讓的罪行,冉。阿讓內(nèi)心原本的人性覺醒了,他洗心革面,變成了一個遠近聞名的大善人。
以前,我總是不明白愛的意義,直到讀了《悲慘世界》這篇長篇小說,我才明白:愛,能溫暖整個世界,而愛,是永遠存在的,任何人生來都是善良的,只是由于各種原因他們把愛塵封起來了,只要有人用愛去溫暖他,就是以邪惡出名的希也可以變成向孔子一樣的大善人。
黑暗中也有光明,憎恨中也會有愛,讓我們以愛換愛,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世界就會變成美好的人間;讓我們與愛為伴,帶著愛,面迎陽光,伴著春風出發(fā)
讀完《悲慘世界》這本書,覺得這本書非常好,把它介紹給大家。主人翁冉阿因為偷一塊面包而被判了19年的苦役,他出獄后,受一位主教的感化,化名為馬德蘭。查得??四瑥拇怂⒌爻煞?、處處行善,關(guān)心窮人,為貧苦人打抱不平,結(jié)交了很多貧民朋友,馬呂斯。芳汀、瑪賽特等窮苦人,在這期間,他為保護窮苦人的利益,與警察沙威發(fā)生過數(shù)次沖突,幾經(jīng)厄運,最后被迫在孤獨中死去。
讓我感興趣的是第二章奇怪的客人,主要講了冉阿被旅店趕出來后,在一位善良的老婆婆的引導下,來到了主教,主教用豐盛的晚餐和舒服的床款待了他,
可是他半夜起來,把主教家的銀餐具全部偷走,當警察把它抓起來時,主教主卻謊稱銀餐具是他的一個遠方親戚偷走并且送給了他。
我敬佩住教主那顆寬宏大度的`心,盡管在那種封建舊社會、舊制度的殘酷迫害下,沒有貧民百姓的好日子,可是善良、正氣的主教主用他那顆善良的心感化了遭受貧窮的冉阿。這本書也揭露了外國封建社會的黑暗。
書是知識的海洋,是力量的源泉,是智慧的翅膀,是生活的方向盤。讀一本好書就是找到了一位好老師。書不僅能豐富我們的知識,還能教我們做人的道理。的確,一本好書,可以讓我們受益終生;一本好書,可以照亮我們前進的路程;一本好書,可以給我們以人生的啟迪。《悲慘世界》就是這樣一本好書!
《悲慘世界》是法國著名作家雨果的作品。這部小說的主人公冉阿讓經(jīng)歷了長期的牢獄之苦,終于獲得了自由,由于他犯有前科,盡管他有著強健的身體,仍無法被社會所接受,就連他的好意有時也往往會遭到人們的誤解。他收養(yǎng)了一個女孩并把她撫養(yǎng)成人,他還在槍林彈雨中戰(zhàn)斗、救助別人。我很佩服冉阿讓,他是一個英雄。他通過自己的努力當上了市長,化名馬德蘭,有一個罪犯被認定是冉阿讓,準備被處死時,馬德蘭坦白了自己的身份,救下那個罪犯,當我看到這一部分時,我十分感動,我對他的敬意便油然而生。冉阿讓是一個正直、勇敢、善良的人,他為他人做出了許多貢獻,卻不求回報。他在生命受到威脅時沒有選擇逃走,而是幫助別人找回珂賽特,他這種為他人、為社會無私奉獻的精神值得我們學習。
《悲慘世界》這本書讓我受益匪淺!
《悲慘世界》是法國偉大的現(xiàn)實主義作家雨果最的作品之一。講說了主人冉阿讓曾經(jīng)是一個苦役犯,因為拿了一塊面包而在監(jiān)獄里服了19年的勞役。就像一個無家可歸的野狗一樣被人唾棄。他滑到人生的邊緣,滿懷憤恨和痛苦。正在這時,一個仁慈的主教拯救了他,改變了他的人生……
雖然是在這樣一個黑暗不公的社會里。卻有一個始終與丑惡勢力相抗衡的人——冉阿讓。也許正是他的博愛,寬容及其高尚的靈魂,又重新喚回了人們內(nèi)心深處的良知。
每個人都有愛。但有的人只愛自己,愛自己的親人,愛自己所有的一切。而冉阿讓的愛卻是給世上所有可憐的人、貧窮的人、值得同情的人、值得尊敬的人的。
他曾經(jīng)是一個擁有無數(shù)財產(chǎn)的市長,可他卻把大多數(shù)的錢都捐給了慈善機構(gòu)和窮人們。以至于他往往出門時口袋里裝滿了錢,回來時又都空了。除此之外他還經(jīng)常把面包送給挨餓的人、把衣服送給挨凍的人;到處訪貧問苦。對于窮人而言,他就像一頂保護傘,一個正義的化身。
這個假期我讀了法國偉大的現(xiàn)實主義作家雨果最為著名的作品《悲慘世界》這部作品,描寫了法國大革命前夕社會各階層人民的不同命運,揭示了當時社會的重重矛盾,反映了法國社會的現(xiàn)實生活,歌頌了人性的善良和純真,鞭撻了統(tǒng)治階級和上流社會的相互傾軋的.丑惡現(xiàn)象。
這部小說是以主人公冉阿讓的命運作為主線而逐漸展開的。冉阿讓經(jīng)歷了長期的牢獄之苦,終于獲得了自由。當他一無所有地走上社會而又陷入衣食一無著落的困境時,受到了主教的關(guān)照。然而,由于冉阿讓犯有前科,盡管他有著強健的身體,仍無法被社會所接受,不連他的好意有時也往往會遭到人們的誤解……冉阿讓又一次被捕了,他被戴上終身監(jiān)禁的紅帽子,在船上服苦役,一個海員在修桅桿時不慎掉進大海,冉阿上不顧安危救了他,自己卻失足掉進大海里!后來,有人在法國大革命的戰(zhàn)場上,冉阿讓出現(xiàn)了,他英勇無畏,在槍林彈雨中戰(zhàn)斗,救助別人……
我十分喜歡冉阿讓這個人,雖然他是舊苦役犯,但是他卻在大革命中救出珂賽特心愛的人,我一定要向他學習
今天我想跟大家聊一聊我看完《悲慘世界》后的感受以及讀完書的心得。
這本書是法國的大文豪雨果寫的,這本書寫的是拿破侖失敗后的那一段日子,書中的主人公冉阿讓是我最喜歡的人物。
冉阿讓在年少時因偷東西和被捕,隨后又進行了多次越獄,但是他的越獄計劃都失敗了反而得不償失地換來了19年的牢獄之災。他出獄后,受到了一個主教的點化,去了蒙特勒伊創(chuàng)業(yè)。冉阿讓在生產(chǎn)進行了改革,用膝膠代替了松膠,這個改革使他成為了一個大富翁。但是,好景不長,一個叫沙威的警察舉報他出獄后偷東西外加撕掉黃色護照為由,迫使他再次入獄。在押往土倫的床上,他救了一名船員,又成功脫身逃跑。冉阿讓又把一個已逝的苦命女工的孩子收留并把她撫養(yǎng)長大。
這本書告訴我們不要看不起一個身上背負著污點或者有恥辱的印記的人,只要他們有向善的決心和毅力,再壞的人也將成為好人,我們也更要學習主人公身處那么黑暗,那么惡劣的環(huán)境中散發(fā)的人格的光芒。
我們真的值得多讀讀《悲慘世界》。
在我真正開始閱讀這本書之前,我深入細致地了解了本書的作者,法國著名作家,世界級文學巨匠——雨果。在閱讀之前,這本書的創(chuàng)作背景已經(jīng)深深地打動了我,并發(fā)自內(nèi)心的認為,這必是一本世界文學史上一顆璀璨的明珠。因此,我覺得很有必要在感悟這本小說之前,深入細致地了解一下它背后的故事。
《悲慘世界》是繼《巴黎圣母院》之后,在法國小說乃至世界小說創(chuàng)作史上的又一座豐碑,而且可以說是更加巍然聳立的豐碑。雨果作為世界杰出小說家的聲譽從此穩(wěn)固確立了。說它較之《巴黎圣母院》更為重要,是基于這樣的事實:《巴黎圣母院》以中世紀末期為故事背景,通過曲折的手法反映當時的法國社會,而《悲慘世界》則直接描繪了十九世紀初期,即復辟王朝時期和七月王朝初期的法國社會,因此更具有現(xiàn)實感?!侗瘧K世界》寫作時間很長,畢竟是雨果嘔心瀝血之作!從十九世紀二十年代開始,雨果便對社會問題產(chǎn)生濃厚興趣。他為死刑所困擾,參觀了一些監(jiān)獄和苦役場:一八二七年參觀了比塞特爾的監(jiān)獄,一八三四年參觀了布列斯特的苦役監(jiān),一八三九年參觀了土倫的躉船。而他創(chuàng)作這部小說的直接動機來自于這樣一件事實:1801年,一個名叫比埃爾·莫得窮苦農(nóng)民,因饑餓而偷了一塊面包,被判5年苦役,刑滿釋放后,持黃色身份證找活干又處處碰壁。到了1828年,他又著手收集有關(guān)米奧里斯主教及其家庭的資料。這樣,他就掌握了這部小說的原始素材,開始醞釀寫一個釋放的苦役犯受到一位圣徒式的主教的感化而棄惡從善的故事。到了1832年,這部小說的構(gòu)思已相當明確,然而,作者還遲遲未動,繼續(xù)收集素材,在此基礎(chǔ)上還發(fā)表了幾部小說,目睹了大量的社會現(xiàn)實。到了1845年11月17日,雨果才開始創(chuàng)作,直到1862年,這部巨著終于問世。而從小說的構(gòu)思到出版,期間延宕三十余年。在這三十年間,物是人非,發(fā)生了很多,也經(jīng)歷了很多。他從一位文壇領(lǐng)袖、一名政壇顯赫變成了一名一文不名的流亡者,生活與社會地位的巨變使這位文學巨匠以一種全方位的目光、全方位的思想反思一切,重新審視這個社會,洗禮自己的思想與靈魂。
正是經(jīng)過了如此多的艱苦與磨難的洗禮,收集了大量的社會現(xiàn)實資料以后,雨果才寫出了《悲慘世界》這部人類歷史上永恒的瑰寶,而這寫作的過程與經(jīng)歷本身就是一部悲慘史,這也印證了一句話“好的文學作品總是取自生活而又高于生活的”。
討論了令人感動的寫作經(jīng)歷與背景之后,讓我們領(lǐng)略一下這高于生活的文學作品帶給我們的感悟與思考吧。
《悲慘世界》一書中,雨果用其卓越的藝術(shù)手法揭露了資本主義社會的尖銳矛盾和貧富懸殊,描寫了下層人民的痛苦命運,提出了當時社會的三個迫切問題:“貧窮使男子潦倒,饑餓使婦女墮落,黑暗使兒童羸弱,”猛烈抨擊了資產(chǎn)階級法律的虛偽。全面反映了19世紀前半期法國的社會政治生活。
書中的主人公,冉阿讓由于被逼無奈為其外甥偷了一塊面包,殘酷的社會與法律判處他苦役十九年。出獄后,他處處碰壁,沒有一個人感收留他,哪怕是個吃飯的地反也沒有,他已經(jīng)徹底地被這個社會所拋棄。當他如此無助的時候,一個主教改變了他的命運,使他放棄了邪惡的念頭,樹立起了重新做人的信心。后來通過自己的努力,在商業(yè)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由于他的仁慈與善良,又成為馬德蘭市的市長。天真純潔的少女芳汀,被惡濁的社會玷污后,受到了眾人的嘲弄,她的女兒珂賽特也被別人當作奴隸,遭受百般折磨。最后還是被越獄的冉阿讓所救……
作者以冉阿讓坎坷不凡的一生作為線索,為讀者揭露了當時社會大量的現(xiàn)實,我使我們陷入了深深的思考……
感悟一:
當時的冉阿讓,這么一位身強體壯的年輕人,既然會為了給自己的外甥填飽肚子而去偷竊一塊面包,難道社會連一個小孩也養(yǎng)不活嗎?難道這么一位年輕人連養(yǎng)活自己和一個小孩的機會都沒有嗎?難道這就是當時所有窮人要面對的現(xiàn)實嗎?可想而知,當時的法國社會窮苦潦倒到了什么程度,當時的資本主義社會腐敗到了什么程度。再者當冉阿讓被捕后,居然被判了19年的苦役,這樣的量刑不是太重了嗎?而且他的動機是情有可源,難道不該從輕發(fā)落嗎?這個社會的同情心在哪里?它司法制度的合理性在哪里?這難道不是對當時社會最強有力的控訴嗎?
感悟二:
當冉阿讓刑滿出獄以后,這個社會對他的態(tài)度令人不可思議,似乎這樣的人就沒有生存的這個社會上的權(quán)利了,飯館容不下他,百姓害怕他。這樣的待遇使他沮喪痛苦到了極點,他內(nèi)心發(fā)生了巨大的變化,他想要報復這個社會,他不該受到這樣的待遇。在這樣的時刻,我想可能只有上帝能夠拯救他了。在與一位唯一可以接納他的主教接觸后,他的內(nèi)心受到了強烈的沖擊,找到了真正的自我,那個已經(jīng)被仇恨所包裹的自我,那個當初愿意為一個小生命而去偷竊的自我。這讓我想到了中國儒家學派的大師,孟子說的一句話“人之初,性本善”。每個人都有一顆善良的心,是這個社會的丑惡現(xiàn)實使我們自己丑化了,我們失去了真正的自我。
感悟三:
冉阿讓在受到主教的感化以后,他便隱姓埋名并轉(zhuǎn)型為一名成功的商人。他打算以德報怨,盡量地用自己賺來的錢去幫助那些窮人,讓他們能夠安居樂業(yè)。正是由于這種高尚的德操,他受到了當?shù)厝嗣竦膼鄞鞑O力地推薦他當市長,這樣一位勤政愛民的馬德蘭市長出現(xiàn)了。本來當個小商人也就相安無事了,可偏偏又當上了市長,成為了當?shù)卣嬲娘L云人物,這就惹來了很多人的注意。好景不長啊,一位名叫沙威的警探發(fā)現(xiàn)了他的密碼,認出了馬德蘭市長正是當年的苦役犯冉阿讓,于是乎他們兩個人之間的較量就從此拉開了序幕。一個無怨無悔依舊老老實實地為社會出錢出力,一個死死地認定這樣的一個苦役犯不可能痛改前非,他一定有什么不可告人的陰謀。兩個人之間就上演了一出出貓捉老鼠的游戲。沙威警探絕對是一位盡心盡職的好警察,可他受這個丑惡社會的熏陶太久了,變成了這個社會統(tǒng)治階級的工具,他們養(yǎng)的劊子手,他只對這個社會普遍價值觀服務,似乎怎么也容不下一位洗心革面的苦役犯。雖然在后來的較量當中他也看到了冉阿讓那令人敬畏的表現(xiàn),但他始終還是很難相信,因為他見過太多的這種人了,沒有一個會真正變成好人的,他似乎就不覺得這里會有一個意外。我覺得在某種意義上來說,沙威警探的錯誤判斷是他所生活的那個時代以及社會制度的局限。我們不能過多的要求他,要知道他也是社會的犧牲品啊,從他最后的結(jié)局中我們就能看出。
感悟四:
晚年的冉阿讓似乎有過那么一段幸福的時光,他與自己收養(yǎng)的小女孩珂賽特度過了一段相依為命的日子。但是老天似乎還是不太眷顧這位“滿身是傷”的老人,他還是被認識的人發(fā)現(xiàn)了,因此他也差點就葬送了女兒的幸福。在這種抉擇的時刻,他再一次選擇犧牲自己,在心愛的女兒和女兒的幸福之間他選擇了后者,他寧愿一個人孤獨終老。直到他生命的最后一刻,他的內(nèi)心還是深深地愛著自己的女兒,為自己對社會所奉獻的愛無怨無悔……
他這種在愛面前所表現(xiàn)出來的無私真的很令人感動,有人說愛是自私的,而我說愛應該是無私的。他活著,盡管命運離奇多磨難;他安息,只因失去天使才合眼。生來死去,是人生自然地規(guī)律;晝?nèi)ヒ箒?,也同樣是這樣道理。
在這本書中我看到了丑惡社會對人性的摧殘,也看到了“愛”對于社會的重要性。我很幸運能生活在這么一個美好的時代,在這樣一個社會主義的大家庭里,我覺得自己真的很幸福。當然我們的社會也還存在著很多問題,比如公平的問題、貧富差距的問題、道德文化缺失的問題,但我相信只要全社會的成員齊聲為這個社會的進步發(fā)展吶喊助威,并給出自己實際的貢獻,那么更美好的共產(chǎn)主義就離我們不遠了。
就本書而言,讓。瓦爾讓的悲慘遭遇終究還是由法國當時的社會制度,人們普遍的社會觀,價值觀,人生觀造成的。為了生存的需要而偷了一塊面包,卻要用整個生命來作為代價,這未免太悲慘了吧!我想雨果先生的初衷也是為了喚醒人們的良知,發(fā)掘出人性中本該存在的光輝,道德標準,價值取向而著此書的吧,絕對不要被已經(jīng)存在的社會制度和評判標準所蒙蔽,所左右,因為世界上沒有一樣絕對完美的事物,更何況是這些本來就帶有感情色彩的東西呢!
用將近6周的時間讀完了《悲慘世界》,是我對歐洲的某些方面有了更深的了解,尤其是法國,在拿破侖時代,法國的社會狀況,人情冷暖都是頗有感觸的。漫步在圖書館中,無意中看到了《悲慘世界》,也想起了維克多·雨果,這個傳奇的人物,19世紀前期積極浪漫主義文學運動的代表作家,人道主義的代表人物,被人們稱為“法蘭西的莎士比亞”。在他的作品,你可以看得到道德哲學、法律、正義、宗教信仰……
《悲慘世界》的背后是雨果先生在1801年,看到一個名叫彼埃爾·莫的窮苦農(nóng)民,因饑餓偷了一塊面包而判五年苦役,刑滿釋放后,持黃色身份證討生活又處處碰壁。到1828年,他又開始搜集有關(guān)米奧利斯主教及其家庭的資料,醞釀寫一個釋放的苦役犯受圣徒式的主教感化而棄惡從善的故事,最后便有《悲慘世界》的誕生。
這篇可能從某種意義上來說算不上是讀后感了,曾經(jīng)度過雨果的悲慘世界,但是或許是年幼無知,學識淺薄……(省略一系列自謙的語句)。當時只是覺得主人公冉阿讓很可憐,并沒有太多的感觸,前些日子閑的無聊,就瘋狂看經(jīng)典的電影,除了把一系列的哈利波特都看完,也看了1978年版的電影悲慘世界(再之前的畫面實在不敢恭維)。小說有些地方比較冗長,或許是當時的我沒理解那些伏筆吧,重新再看一遍不太可能,但是,還是可以發(fā)表一下感想的。
具體的故事情節(jié)相信許多人都已經(jīng)熟知,主人公冉阿讓因為打破一塊玻璃,偷了一個面包,被判了19年的苦役,這使他不再相信這個世界,可是在他出獄之后,一個主教的行徑,又再次使他相信世界有愛,而且愛就在眼前。雖然冉阿讓之后做了很多好事,但始終得不到社會的認同,一個當過苦役犯的人,在當時的社會是不可能再翻身的。就連馬呂斯這個共和派也接受不了冉阿讓是苦役犯的事實。冉阿讓屬于當時社會最底層的人,苦役犯。無論他做多少努力,也無法擺脫這個身份。一個社會無法讓人通過努力去擺脫社會對他原來的身份,我想這大概就是悲慘世界最可悲之處了。
在小說中,雨果極力想表現(xiàn)出人人平等,這和他所處于的歷史環(huán)境應該有很大的關(guān)系,或許他改變了當時人的認識,可是在現(xiàn)在的社會中,為什么人還是不平等呢?
小說中的主人公可以算是一個偷竊犯,因為一點小事毀了一生。那么現(xiàn)在的社會呢?在小說問世后將近150年的社會,發(fā)生了什么變化了嗎?
且不說那些官二代富二代所造成的不平等,取和小說中類似的列子,同樣是一失足成千古恨的應該還有那些吸毒犯吧,在他們離開戒毒所后,社會又是怎樣接受他們的呢?找工作到處碰壁,更不用說想擁有自己的家庭。幸福離他們是遙不可及,眼前只有黑暗,看不見曙光。有人可能覺得這個列子太偏激了。我只能說那些覺得這列子偏激的人,和小說中的群眾是相同的,都是被時代蒙蔽了雙眼,或許你能看出當時的人被困在了那個封建時代的教條中,但你自己卻不能發(fā)現(xiàn)你被現(xiàn)在這個開放的社會中那些無形的教條所捆綁了。在這個連個人性取向都不能正視的社會里,我們還能正視什么?
人的平等問題已經(jīng)被探討了幾百年,也將會繼續(xù)被討論,在各個方面,雖然悲慘世界最后的結(jié)局并不是大團圓式的美滿收場,但是我相信在我們的生活中,人的平等將會逐步完善的。
在里面眾多人物中,最重要的主角是冉阿讓,在我看來,他的一生都是悲慘。在我們看來,法律是正義的,是專門用來懲治惡人的;但是《悲慘世界》似乎告訴我們法律是無情的,冰冷的工具。冉阿讓為了救濟7個小孩而偷了一條面包,卻被人抓進牢房,雖然他是違法了,但是他的動機是好,怎么說也應該從輕發(fā)落。法律的無情,讓他不相信法律,也讓他因此坐了19年的監(jiān)獄。一個人的青春就這么浪費在這種的地方,真的很不值。幸好他假釋后遇到一個好人——主教米里哀,他是唯一愿意收容他的人,并以愛心和寬容感化冉阿讓,也就此改變了他的一生。在這后來一段時間,冉阿讓換名字,改變自己的命運,當上市長解救的人們,為芳汀撫養(yǎng)了珂賽特。但是沙威——正義的堅持者和頑固者,他相信慈悲是罪犯的根苗,特別是像冉阿讓這樣的人。無疑這個缺點為他的結(jié)局埋下了伏筆。這個人是冉阿讓的噩夢吧,應該說,他是冉阿讓心中揮之不去的陰影。后來沙威發(fā)現(xiàn)冉阿讓的善良本性,給他帶來的是毀滅性的打擊:自己窮其一生追捕的竟然是個大好人。
里面最美好的事應該是珂賽特和馬呂斯這對情侶,有情人終成眷屬。雖然里面又有德納第夫婦——小鎮(zhèn)蒙菲郿一家酒館的老板,貪財、自私、卑鄙,經(jīng)常對珂賽特欺壓的破壞,但是艾潘妮——德納第夫婦的女兒充當?shù)内H罪的角色,為馬呂斯打聽珂賽特的消息、為他送情書,應該是珂賽特和馬呂斯這段戀情的大功臣。
“世界上最寬闊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寬闊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寬闊的是人的胸懷。”這句對我很受教,一個人做到寬容,不僅是被寬容的人獲得心靈的釋放,而且對你自己也是一種解放。恨往往是很累的,而且也很傷心,那么我們會那么笨選擇去恨別人嗎?
冉阿讓并不是一個抽象的人是一個勞動者,他體現(xiàn)了勞動人民各種優(yōu)秀的品質(zhì),被壓迫、被損害、被侮辱的勞苦人民的代表。他的全部經(jīng)歷與命運,都具有一種崇高的悲愴性,這種有社會代表意義的悲愴性,使得《悲慘世界》成為勞苦大眾在黑暗社會里掙扎與奮斗的悲愴的史詩。
本書中所涉及到的所有任務中,很多都有自己悲慘的命運,讓。瓦爾讓自不必說,19年的苦役,外表光鮮的馬德蘭市長,誰又知道他內(nèi)心的戰(zhàn)戰(zhàn)兢兢呢?割風老爹的快樂最終還是被讓。瓦爾讓的痛苦所取代了。芳汀呢,就好像是魯迅先生筆下的祥林嫂,為了柯賽特付出了所有,頭發(fā),牙齒,以至于整個身體,在他的生命中唯一的希望就是柯賽特好好的生活;年輕無知的她本想憧憬令人心醉的愛情,卻被對方無情的拋棄,一個弱女子在那樣的的社會背景下,怎么能夠生存下去呢?怎么不會被社會污濁的洪水所吞沒呢?
泰納迪埃的唯錢是命真是讓我佩服的五體投地,這也驗證了那句古話,“江山易改,本性難移”啊,或許這句古語用在他身上真是有點侮辱古語了,還是用狗改不了吃屎或許更貼切一些吧。
馬里于斯雖說打小就沒父母,但終究有個家,還有外公,真算得上是很幸福了,雖說有一段時期挺艱辛的,但最終和柯賽特有情人終成眷屬,那真是可喜可賀啊。
柯賽特,也是一個苦命人啊,很小就受盡了泰納迪埃夫婦的折磨,幸虧有了讓。瓦爾讓這個命運中的貴神,才是自己的命運有了轉(zhuǎn)機。
沙威呢,這就是一個法律,社會,政府的忠實奴仆,在他身上可將社會的僵硬體現(xiàn)的淋漓盡致,雖說最后良心有了一點點發(fā)現(xiàn),但終究是政府統(tǒng)治人民的一個工具。
其他人物蕓蕓在此就不必細說了。有些時候,歷史是有驚人的相似,或許,一百多年前的法國社會中曾經(jīng)發(fā)生過的事情,在現(xiàn)在的社會中依然把它用不同的表現(xiàn)形式表現(xiàn)了出來。不久前看到一則報道,說是一位女士在參加已經(jīng)參加了幾次都沒考上的碩士研究生考試時,不慎忘帶了身份證,等取回來時,已錯過了入場時間,這時的“沙威”出現(xiàn)了,這位女士以下跪的方式請求,卻終究沒換來監(jiān)考老師的“開恩”。后來這位女士說下年也不再繼續(xù)報考了,因為自己畢竟已成家了,還有很多事情等著他去做呢。一條制度,就把一個人一生的夢想擋在了考場門外……難道制度一經(jīng)確定,無論有什么情況發(fā)生,都不能更改嗎?我想制定制度是為了讓社會更安定,人民更幸福,但上則新聞又該如何評論呢,自古以來就有法外開恩,得理十分讓三分,難道我們就不能法外開恩嗎?人情又在哪里?就說到這里吧,能夠拜讀此書,真是萬分榮欣,在這里感謝雨果先生以及他著的不朽之作——《悲慘世界》。
在我們的生活中如果多一些主教這樣的人,那些惡性事件就會減少很多。對待別人時寬容一點,事情的結(jié)果會,截然不同。
法國作家雨果的曠世巨著《悲慘世界》,是他醞釀構(gòu)思三十余年而創(chuàng)作出來的稀世珍品,被稱為人類苦難的“百科全書”。這部卷帙浩繁的長篇小說,贊頌了真善美,揭露了假惡丑。這部作品是作者用三十余年的心血凝結(jié)成的,其間充滿了精辟的思想、閃光的智慧。書中精致、巧妙、睿智的語句比比皆是,就像散落在沙灘上的顆顆珍珠和美麗的貝殼,拾取一個,你就獲得一份快樂。
卞福汝主教有一次收到當?shù)匾晃毁F紳的訃告,一張訃告上寫滿了死者的所有爵位榮銜,還列上他所有親戚的所有貴族尊號。主教嘲笑道:“人的智慧確實了不得,講虛榮連墳墓也不放過!”先揚后抑,語言冷峭,極具諷刺意味。
封建時代的法國向民眾征收門窗稅,致使三百多萬戶農(nóng)舍連門窗都不敢多開,生活在空氣不流通的斗室里。卞福汝主教在大教堂講道:“唉!上帝把空氣給人,法律卻讓人出錢買空氣。我不想指責法律,但我要頌揚上帝。”批判國王濫征稅收,漁肉百姓。通過贊頌上帝的大公無私,反襯國王的貪婪無度。
卞福汝主教要到山里一個很不起眼的小村莊去,看望那些和氣厚道的牧民。鄉(xiāng)長警告他說,路上有強盜,會為非作歹,圖財害命?!班l(xiāng)長先生,”主教說道,“僅僅擔心這一點嗎?我在這世上,不是守護自己的生命,而是守護靈魂?!北日罩型鈿v史,比照當今中國社會,許多人為了求得生存,為了茍延生命,為了物質(zhì)的欲望,已經(jīng)不再關(guān)注靈魂,甚至于出賣靈魂,換取欲肉的滿足。主教還說:“永遠也不要害怕盜賊和兇手。那是身外的危險,小危險。還是懼我們自身吧。偏見,就是盜賊;惡習,就是兇手。巨大的危險在我們自身。威脅我們的腦袋或者錢袋的危險,何足掛齒!一心考慮威脅我們靈魂的危險吧!”
一項英國統(tǒng)計表明,在倫敦五件盜竊案中,有四件是由饑餓直接引起的。冉阿讓偷了一個面包,被判19年徒刑,成為苦役犯。刑滿釋放后,卞福汝主教對他說:“您離開那個痛苦的地方,如果對人懷著仇恨和激憤的念頭,那么您是值得可憐的;如果懷著慈善、溫良和平和的念頭,那么您就勝過我們?nèi)魏稳恕!边@段話成為冉阿讓后半生的指導思想,以后他棄惡從善,用全副身心行善積德,成了一個道德圓滿的人。但現(xiàn)實社會里,以眼還眼,以牙還牙,以暴易暴的多,相逢一笑泯恩仇,以德報怨,以善報惡的少。有些宗族、有些村落,怨怨相報幾十年上百年干戈不息。理解、寬容、和睦、友愛,被長期拋置?!按缺癁閼眩萑淌墙?,宗教教義勸人向善,多么了不得呀!“如果他愿意向善,他就得成為天使;如果執(zhí)意為惡,他就得化為魔鬼”。
雨果在該書《腦海中的風暴》一節(jié)中寫道:“在精神的眼睛看來,人心比任何地方都更眩目,也更黑暗;精神的眼睛所注視的任何東西,也沒有人心這樣可怕,這樣復雜,這樣神秘,這樣無邊無際。有一種比海洋更弘大的景象,那就是天空;還有一種比天空更弘大的景象,那就是人的內(nèi)心世界?!闭x和邪惡,羨慕和嫉妒,友好和仇恨,崇高和卑鄙,廉潔和貪婪,勤奮和懶惰,剛強和懦弱,忠誠和背叛,等等,都包容在人心之中。禽獸是我們?nèi)祟惖拿赖潞托皭旱男蜗蠡?,所以“從牡蠣到鷹隼,從豬到老虎,一切禽獸之性,在人身上無不具備,每種動物對應一個人”。
雨果說:“社會上的一切善行義舉,都是科學、文學、藝術(shù)和教育放射的光芒?!边@既是對以往人類道德史的總結(jié),又是對現(xiàn)今社會道德建設(shè)的規(guī)箴。今天我們推進精神文明建設(shè),就不能單靠理論說教,而要通過科學知識的傳播,科學實踐的探索,文學作品的欣賞,藝術(shù)活動的熏陶以及教育事業(yè)的發(fā)展。落實以德治國的方略,就要以科學的理論引導人,以優(yōu)美的作品感染人,以良好的榜樣鼓舞人。
雨果發(fā)表議論:“生活、不幸、孤獨、遺棄、窮困,無一不是戰(zhàn)場,無一不產(chǎn)生英雄;無名英雄,有時比著名的英雄更偉大……。窮困,幾乎總是后母,有時還是親娘;困苦往往孕育心靈和精神的力量;艱苦是志氣的奶母;不幸是哺育高尚之人的好乳汁?!边@是作者在第五卷《苦難的妙處》描寫馬呂斯窮困潦倒的生活時提出來的鮮明觀點。任何人的一生都不可能一帆風順,總會遇到這樣那樣的逆境、曲折、困難,但只要我們面對艱難險阻時,有正確的態(tài)度,有充分的自信,我們就能度過難關(guān),看到光明。
書中有許多描寫人物的語段,入木三分,栩栩如生。在弱女子芳汀面前,沙威警長“抬起頭,神態(tài)極其威嚴;職權(quán)越低,這種神態(tài)越兇,表現(xiàn)在猛獸上面是兇猛,表現(xiàn)在小人臉上是兇殘?!彼诌@樣描寫面目可憎的容德雷特:“拉瓦特爾若能端祥這張臉,就會看出鷲和檢察官的混合相:猛禽和訟棍相互丑化、相互補充,訟棍讓猛禽丑惡,猛禽使訟棍可怕?!痹捳Z中含著譏諷,詼諧中透出揶揄。
雨果描繪一個荒廢了半個多世紀的園子,說:“這花園不復為花園,赫然成了一片榛莽之地,可以說,難以穿越如叢林,密密麻麻如城市,瑟瑟抖動如鳥巢,幽邃陰暗如教堂,獨立孤寂如墳塋,生趣盎然如眾生?!蓖ㄟ^一連串的比喻,把棄園的荒蕪、寂寥、繁雜、幽暗全反映出來了。雨果寫園中鳥雀和樹木的親密無間,更是傳神動人:“白天,鳥的翅膀娛悅樹葉,夜晚,樹葉保護鳥的翅膀?!?/p>
雨果描寫女人的心理也是極其到位的。他說女人心中一生有兩顆種子,一顆是愛俏,一顆是愛情。他說女人很容易就掌握選擇帽子、衣裙、皮靴、袖套、合適布料、適當顏色等一整套學問,也正是這套學問將巴黎女人變成極為迷人,極為深奧,又極為危險的尤物,“勾魂女人”這個詞就是為巴黎女人造出來的。同時,雨果又警告:“女人玩弄自己的美貌,正如孩子舞刀弄槍,遲早要傷了自己?!?/p>
雨果說,要改良這個貧富不均的社會,要改造這個善惡雜處的環(huán)境,達到“減少黑暗人的數(shù)量,增加光明人的數(shù)量”的目的,就要大聲呼吁:教育!科學!他認為,“人不只是一個中心的圓圈,而是有兩個中心的橢圓形。一個中心是事實,另一個中心是思想。”科學可以讓人認識客觀事實,教育可以培養(yǎng)人的思想?!爸R是人生旅途的食糧,思想是第一需要,真理是養(yǎng)料,如同小麥。一個人的理性,如果缺乏科學和智慧的營養(yǎng),就會消瘦下去?!?/p>
雨果很多話都充滿了人生的哲理。他說:“一個人既能高人一頭,又能矮人半截。大自然中這種不完整層出不窮。誰說得準太陽就不是瞎子呢?”的確,每一個人都是人、神、鬼、獸的混合物,只是各種成份的比例不同罷了。最勇敢的人也有氣餒的時候,最聰明的人也有自己的偶像,最溫柔的人也會顯出粗暴,最善良的人也有替自己打算的時候。身居高位的人,常常是聾子和瞎子,不是他們裝聾做瞎,而是環(huán)境使然。鄒忌諷齊王納諫早已證實了這一點。合目才是注視靈魂的最好辦法,而不是睜大眼睛。安灼拉站在臺階上演講:“弟兄們,誰死在這里,就是死在未來的光輝中,我們要走進一座充滿曙光的墳墓。”雨果說:“拼死一搏,往往絕處逢生。登上死亡之船,或可逃脫翻船的危險;棺材蓋能變?yōu)橐粔K救命板。”在馬呂斯和珂賽特的婚禮上,吉諾曼先生祝酒:“崇拜上帝的最佳方式,就是愛自己的妻子?!?/p>
閱讀《悲慘世界》,得到的不僅是文學的進修和享受,更是思想的洗禮和美餐。浸沉其中,你必定被快樂淹沒!跳進來吧,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