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學習心得

| 新華

教育學習心得篇1

__今年4歲了。這幾年也積累了一些育兒心得,以下我就從五方面談談自己幾年來的育兒心得:

一、先傾聽再出主意

孩子會經歷很多“危急時刻”,并非我們想象中的那么無憂無慮。不僅要幫孩子走過這段時刻,而且?guī)椭斫夂ε?、生氣、失望、尷尬、傷心這些情緒,對于父母來說是很關鍵的。先是應該多傾聽孩子,確定她的感受,然后再充當軍師,這樣孩子會學會在困境中和他人溝通,更有自主性。

二、每天都會跟孩子說一次“我愛你”,每天都會給孩子一個擁抱

我跟好好爸爸約定好,每天都要跟好好說一次“我愛你”,無論是什么時候都行,有時候是她剛睡醒,有時候是晚上要睡覺的時候,有時候是去接她放學的路上。這時候,孩子也會笑瞇瞇的跟我或者她爸爸說“我也愛你”。我們總認為愛是應該用行動來表示的,但是,為了讓孩子知道怎樣去表達,我們還是應該要常常虛實結合一下。

三、善用表揚和鼓勵

由于好好吃飯有包飯的習慣,而且吃一口飯要非常久的時間,以至于吃頓飯要一兩個小時的時間,我每次喂飯都催她要吃快點,不能慢吞吞的,再后來我就只有夸獎她了,她吃進一口我就表揚一下。可是到現在已經夸成了習慣,她也不以為然,無所謂了。所以,家長一定不要濫用表揚,如果把孩子每天正常該做的事(像自己收拾玩具、走路之類)都拿來表揚,久而久之,孩子很可能就會把它當做謀取利益的交換條件,或是要挾家長的資本。

好好的膽子不夠大,很多時候很多事都不敢嘗試。在家的時候什么事都依賴我們給她做,這樣什么事都指望我們怎么行呢?我跟我老公就在很多時候試著鼓勵她,她平時在家也喜歡畫圖畫剪紙,可她拿著筆又不知怎么畫,于是就老叫“媽媽你給我畫”,我就把筆拿在她手上,鼓勵她說“你一定會畫得比媽媽好”就聽了這句話,她會很快的畫好?,F在她已經會拿著筆沒事就畫,畫圓呀,三角形,還會一一把畫的圖案剪出來。

教育學習心得篇2

走進了新課程改革背景下的小學語文教學,在這一過程中,我真切地看到了自己成長的軌跡,真切地感受到了一位位充滿活力的優(yōu)秀教師,一節(jié)節(jié)撞擊著智慧火花的語文課堂。主體意識,創(chuàng)新意識感人深思,我曾興奮地說,新課程真好。我謹以個人體會談談小語教學的一點反思,與各位同仁共勉!

反思一:給孩子一個什么樣的語文課堂?

記得在課程改革開始的時候,很多教師、家長這樣說:“課程改革雖是一個實驗的過程,但它卻關系著千千萬萬個孩子一生的命運!”教育家杜威先生說過:“給孩子一個什么樣的教育,就意味著給孩子一個什么樣的生活!”我以為:“教師在乎什么,學生就發(fā)展什么.”

(一)給學生一個“情感的課堂”。

1、一個語文教師應該讓學生覺得極富“激情”

在語文課中,如何體現語文學科的“人文性”,其基點就在于“情感”。一個沒有激情的教師,如何能調動學生的情感,能讓學生充滿熱情地學習?展現給學生一個“充滿激情的我”,陪伴孩子度過每一段“燃燒的歲月”!

2、尊重“需要”,注重“激趣”。

通過多種方式在教學過程中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或直觀演示、或旁征博引、或巧設懸念,激發(fā)他們的閱讀欲望和動機,創(chuàng)造“我要學”“我想學”的積極教學氣氛,極大地調動了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教學過程也就“變苦為樂”。

3、教學活動中要注重置師生于課文、作者、情景之中,也就是“溶情”。

“登山則情滿于山,觀海則意溢于?!保虒W當中的“情”猶如教與學雙邊活動的“催化劑”,有了它,學生才會在教師的點撥下進入課文佳境。

(二)給學生一個“交流的課堂”。

以前的語文課堂,學生只是可憐的傾聽者,談不上和誰去“交流”。我們要還給學生一個“交流”的課堂,實現“文本對話”、“師生交流”和“生生交流”。

(三)給學生一個“開放的課堂”。

1、讓孩子去“展示自己”

“教學不僅僅是一種告訴,更多的是學生的一種體驗、探究和感悟”。

給孩子多大的舞臺,他就能跳出多美的舞蹈。課堂是什么啊?課堂是激情燃燒的動感地帶,是他們求知、創(chuàng)造、展示自我、體驗成功的平臺。是學生健康成長的地方。學生的潛力是無限的,關鍵在于教師是否給了學生足夠大的平臺。孩子的創(chuàng)造力有時簡直是我們難以想象的:一位教師在教學《烏鴉喝水》時,接觸到了兩組形近字,“鳥”和“烏”,“喝”和“渴”。這一直以來都是教學的難點,教師讓孩子們自己思考,竟得出了這樣的答案: 對于“烏”的理解:“烏”表示黑色;“烏”比“鳥”少一點,是因為烏鴉全身都是黑的,以致于我們看不到它的眼睛了。

對于“喝、渴”的區(qū)別,學生這樣說:“喝水”要用口喝,而且必須把嘴張大(形象說明“口”的字形),所以是口字旁;“渴”是因為口渴了特別想喝水,而想喝水并不一定要張大嘴巴,所以是三點水旁。

2、注重實踐,多方面實踐感悟語言

葉圣陶先生曾說過:教材無非是例子。那么,利用好例子教給學生學習方法之后,接下來的應該是大量的實踐,只有在實踐中,學生的能力才能不斷鞏固、提高?;谶@個思想,我經常搜集課外閱讀材料,推薦給學生閱讀。教師要做一個牧羊人,把可愛的孩子們引領到最肥沃的草地上去盡情享受!教師讓學生通過“說”和“讀”把感情表達出來,課堂在這激烈的情感碰撞中進入高潮。

3、在生活中學語文

“讓語文走進生活,在生活中學習語文”。一直以來,有意識地引導學生在生活中學習語文,使孩子們深切地感受到:語文離他們很近很近。這樣,孩子們便會更加自信、更加主動地去學習。“在生活中識字”的教學實驗就很好的證明了這一點。大街上、電視上、車廂里……到處都成了孩子們識字的地方。抓住生活的點點滴滴,眼里有資源,心里有教育,課程資源就無處不在。

(四)給學生一個“感悟的課堂”

1、把人家的情感變成自己的情感。

《桂林山水》描寫的是“南國風光”,如何讓學生去體驗作者熱愛熱愛大自然、熱愛祖國的山山水水的情感呢?通過圖片、錄像資料展示美麗榕樹,而后,引導學生把自己美麗的家鄉(xiāng)介紹給大家。孩子們充滿著自豪感,飽含著對家鄉(xiāng)無比的熱愛之情贊美著……這樣,孩子們自然就感悟到了作者的情感,同時也將自己深深地感動。

2、把人家的語言變成自己的語言。

3、把別人的文章當參謀,把自己的人生當軍事。

每一篇文章都有值得我們和學生共同去感悟的地方,而每一個人的所得是不盡相同的。我們要引導學生在學習、感悟他人的美妙篇章時,不忘時時聯(lián)系自己,感悟自己,感悟人生,“把別人的文章當參謀,把自己的人生當軍事”!

我力求每一節(jié)語文課都能陪伴孩子們度過一段幸??鞓返臅r光!

反思二::新課程需要什么教學語言

1、教師語言之大忌

一忌病語。教師使用不規(guī)范的語言,會導致學生用語混亂,思維混亂,遺害無窮。

二忌冷語。有的教師對學生的一些言行舉止看不慣,覺得不合自己的心意,就對學生諷刺、挖苦、嘲弄,什么“小聰明”、“大美人”等。這樣會使學生受到不應有的刺激,使稚嫩的童心受到傷害。

三忌臟語。有的老師不能正確對待有缺點或缺欠的同學,對他們使用鄙視、侮辱性的語言,什么“丑小丫”、“笨豬玀”、“榆木疙瘩”等。這樣會在學生的心里播下自卑的種子,給學生造成相當嚴重的心理負擔。

四忌咒語。有的老師會對班里的個別學生使用揭短和盲目定論式的語言,如“天生的壞”、“從小就熊”、“神經病”、“傻子”、“沒出息”、“沒救”等。這類語言會在學生心里埋下仇恨的種子,有的學生會千方百計報復老師、報復同學、報復社會;有的則會失去做人的信心,自甘沉淪,破罐子破摔。

五忌浮語。有的教師對學生喜歡用浮夸、吹噓和不切實際的語言。這會使學生愛虛榮、愛吹擂,不能踏踏實實地為人、學習、做事。

六忌煩語。個別教師說話講課總是啰嗦重復,嘮嘮叨叨;或東山一犁,西溝一耙,廢話連篇,離題太遠。這樣會使學生滋生厭煩情緒、逆反心理。

2、新課程需要什么樣的語言?

對學生所聽:

1、孩子們對這些問題這么感興趣,真讓我高興。

2、我不知道我這樣說是否合適。

3、不知我說清了沒有,說明白了沒有。

4、“聽”也是會學習的表現。

我希望大家認真聽好我下面要說的一段話。

對學生所言:

1、雖然你說的不完全正確,但我還是很佩服你的勇氣。

2、你說得還不完全,請哪一位幫幫他,再補充。

對學生所讀 :

1、“讀”是我們學習語文最基本的方法之一,讀書時應該做到“眼到,口到,心到”。

我看,你們今天達到了這個要求。

2、聽你們的朗讀是一種享受,你們不但讀出了聲,而且讀出了情。

3、默讀,要講究速度。

現在我請大家在十分鐘內看完這段文字,并請思考……

對學生所問:

1、你們的問題很有價值,看來你是個善于動腦筋的孩子。

2、有一個問題,是我要請教大家的,誰能幫我解決。

對學生所寫:

1、同學們養(yǎng)成了良好的學習習慣,作業(yè)本很整潔,書寫也端正。

我為你們高興。

2、用自己的筆寫自己心里的話,這一點很重要。

我們班_同學做得比較好,他的作文雖然也有缺點,卻給人一種真誠的感受。

3、“沒有老底子,就沒有新文章”,有積累才能夠表達。

我們有些同學作文中的詞語是豐富的,看得出他們課外有較大的閱讀量。

4、__同學從生活中積累寫作材料的本領很大,即使一件不起眼的小事,他也能留心觀察,作為原始材料積累起來,他的寫作材料總是那么新鮮、獨到。

反思三:怎樣激活我們的語文課堂

在語文課上,教師真正把學生當做學習的主體,把教學視為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交流與對話,語文教師應注重對學生的引導和開展課堂討論。語文課堂組織形式本身也是靈活多樣,不拘一格的。教師和學生圍坐在一起共同參與討論是很常見的,師生之間的交流與對話也是無拘無束的。教師應如何為學生營造一個自主的心理氛圍,而不是把自己當成一個居高臨下的權威者。因此,語文課堂氣氛往往輕松活躍,學生的參與意識很強。

教育學習心得篇3

一、 全納教育的提出

因為隨著經濟、文化的全球化,信息交流的全球化促使教育的全球化時代也已經到來。這種主張教育民主、平等的“全納教育(Inclusive Education)”成為了國際上最流行的教育詞匯,不僅成為21世紀全球教育研究的新課題,而且逐漸成為世界各國的教育實踐。

自1993年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在我國的哈爾濱召開了“亞太地區(qū)有特殊需要的兒童、青少年教育政策、規(guī)劃和組織研討會”。會議通過的《哈爾濱宣言》指出:要達到全民教育這一目標,所有的國家教育應對滿足一切兒童的基本需要予以關注。1994年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在西班牙薩拉曼卡召開了“世界特殊需要教育大會”并發(fā)表了《薩拉曼卡宣言》,首次提出了全納教育的思想并號召世界各國開展全納教育。

第48界國際教育大會對全納教育的界定:全納教育是一種轉變學校及其他學習中心,讓所有兒童,包括男童和女童、少數民族學生、受艾滋病毒和艾滋病毒感染的兒童以及殘疾兒童和有學習障礙的兒童,都有機會接受教育的過程。 這對傳統(tǒng)特殊教育和普通教育都提出了新的挑戰(zhàn)和要求——不但要改革目前的教育體制,還要改革教育的課程和教學的方式、方法等。因此,全納教育的實施對教師的專業(yè)素質提出了新的要求,對教師的專業(yè)發(fā)展提出了新的挑戰(zhàn),同時全納教育的實施也促進了教師的專業(yè)發(fā)展。

二、 全納教育的解讀

此次培訓中,從一些普校教師那里了解到,一少部分學生已經在普校開展了隨便就讀,初步展現出全納教育思想的萌芽。但這只是特殊教育與普通教育形式上的融合,全納教育還必須遵循教育規(guī)律,從隨班就讀學生的特殊教育需要著眼,從促進隨班就讀學生有效參與學習過程著手,才能逐漸實現特殊教育與普通教育實質上的融合。要考慮到學生的特殊教育需要,才能落實和實現全納教育的思想和理念。

全納教育需要正確教育觀念來指導和支持,基于培訓中各地教師所提到的理論研究與實踐探索,我認為有必要提出樹立滿足特殊需要的教育觀,作為在實施全納教育時指導促進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學生有效參與課堂學習的理論支撐。所謂滿足特殊需要的教育,是指在我國現實的經濟、社會背景下,與實施全民素質教育相適應的,特殊教育與普通教育相融合的,根據學生的特殊情況在受教育過程而需要滿足的需要。所謂滿足特殊需要的教育觀,就是用此種觀念促進特殊教育與普通教育改革朝著融合的方向一步步深化,保證“一個都不能少”的全納教育的實現。

全納教育思想的核心是:

1、 人人享有受教育權,受教育權是每個人最基本的權利之一。2001年,經國務院批準由教育部頒發(fā)的《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中指出:“教師應尊重學生的人格,關注個體差異,滿足不同學生的學習需要,創(chuàng)設能引導學生主動參與的教育環(huán)境,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培養(yǎng)學生掌握和運用知識的態(tài)度和能力,使每個學生都能得到充分的發(fā)展。” 教育平等即提供相對平等的接受教育的機會和條件,還應該包括學習條件的均等,教育成功機會和教育效果的相對均等,最終在德、智、體、美、勞等方面實現其自身的全面發(fā)展。

2、 全納教育體現了以人為本的教育思想。教育是培養(yǎng)人的一種社會活動,它同社會的發(fā)展、人的發(fā)展有著密切的聯(lián)系。我國是人口大國,殘疾人的數量在世界上也是最多的,如何開發(fā)這部分人才資源與提倡滿足特殊需要的教育觀有著直接關系。我們應該尊重差異,提倡“有教無類”,關注學生之間的差異,研究他們、培養(yǎng)好他們,把滿足特殊需要看作是教育以人為本的起點,看作是在中國高質量地普及義務教育的一項偉大實踐。

3、 全納性教育目前是一種全新的特殊教育概念,它體現著先進的教育哲學思想。全納教育對新的特殊教育提出了新要求,從關注部分學生到關注所有學生,特別強調在學校教育中形成人人參與、合作學習、共同生活(children that learn together ,learn to live together )的氛圍。“全納”意味著全部納入并學會如何和他人共同生活,“全納”意味著與“他人共存”,“全納”更意味著聯(lián)系、聯(lián)合、合作、包容、圍繞、卷入、環(huán)繞,“全納”意味著反對排斥、歧視、貼標簽的現象。

三、 全納教育的實施要求

1、 教師自身要具備崇高的職業(yè)道德和全納態(tài)度

在我國傳統(tǒng)的課堂里,幾乎每個班級都存在著有特殊需要的學生,但他們的特殊需要并不一定都能得到滿足,很多教師根本就沒有接納特殊兒童的意識和態(tài)度,教師很少讓這些學生參與課堂活動,也很少與他們交流溝通。全納教師要有更為強烈的奉獻精神和愛心,要有高度的事業(yè)心和責任心。

2、 教師要形成全納的教育觀和學生評價觀

全納教育要求教師關注所有學生的學習與參與,減少學生被排斥的情況,從而促成所有學生在不同領域取得成功。不要用單一的、絕對的方式來評價學生,要力求將發(fā)展性評價法引進學生評價中,評價方式要多樣化,評價標準要靈活。通過教育、教學評價能激起學生的主體參與性,讓學生在課堂中體驗成功的喜悅,通過評價促進學生在原有水平上的提高,發(fā)現學生的潛能,了解學生發(fā)展中的需求。

3、 學校及社會應該普及全納教育思想

全納教育反對任何學生被排斥在教學過程以及學校生活之外,學校應組織師生學習全納教育,普及全納教育思想,進所有學生的積極參與,形成良好的校園氛圍。教師在教育、教學中應有意識地倡導和指導、幫助學生形成小組合作學習的班級氛圍。

全納教育實施過程中,往往需要家庭、社區(qū)及社會人員的參與,需要調動學生周邊一切可使用的教育資源,這需要社會普及全納教育思想,減少在實施過程中遇到的不理解和阻礙。

4、 出臺相關政策、法規(guī)保障其實施力度

全納型教師應該同時具備普通教育和特殊教育的能力,即除了具備普通教育的組織課堂教學、教學評估、管理班級等各項能力外,還必須具備發(fā)現和教育超常兒童以及其他有特殊教育需要學生的能力。因此相關教育部門及師范院校應該組織教師進行全納培訓,制定政策激勵教師積極參與全納學習和教研活動,提高教師的知識和能力。

為保障全納教育的有效實施,還需要國家制定相應的法律法規(guī)文件對其進行監(jiān)督和執(zhí)行,保障在實施過程中不會因為某些原因而阻礙了其實施,有利于宣傳和保障實施力度。教育立法的頒布實施會給全納教育的發(fā)展提供廣闊的發(fā)展空間,推動全納教育的全面發(fā)展。

四、 結合實際的幾點建議

此次培訓中,從各位教師那里了解到,在新疆全納教育的理念已經逐漸被一些人所意識和了解,但很多人對此還比較陌生,與特殊教育做的較好的地區(qū)如江蘇、浙江、北京、上海等地相比,無論在理論上還是在實踐上都有著一定的差距。結合新疆的教育實際情況,對實施全納教育從宏觀角度提出以下幾點建議:

1、 師資力量的培訓

從全納教育實施的要求中可發(fā)現,全納教育對教師的知識和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這需要加大全納型教師的培訓,主要從全納教育基本理念培訓及針對各類特殊教育需要的處理知識普及進行培訓,并加強教師群體的交流合作。

2、 加大宣傳力度

通過政府宣傳、殘聯(lián)宣傳、學校宣傳及教師宣傳,為消除社會和師生對殘疾人的排斥,應發(fā)動一切力量傳播全納教育理念。宣傳人人都有受教育權,宣傳殘疾人獲得的巨大成就,讓大家知道殘疾人一樣可以獲得成功,和正常人一樣享有受教育權。

3、 制定實施全納教育的政策

1994年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就呼吁各國政府為全納教育立法或制定政策,我國應盡快制定各項法律,通過立法的手段使全納教育思想深入人心,為大眾所接受,并建立系統(tǒng)的教育體制與之相配合,確保全納教育的實施。

4、 加大教育投入

本次培訓中來自克拉瑪依的教師就表示,在他們那里已經開始出現隨便就讀,普通學校已經開始接納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學生,體現全納教育已經開始萌芽,并已經取得了一定的經驗。原因是該地區(qū)經濟發(fā)達,教育投入大,學校有能力為去滿足這些學生的特殊教育需求。而其他地區(qū)雖然也有出現隨班就讀的現象,但比較少,且對于隨班就讀的學生的教育基本處于忽視,不夠重視,教師也表示“心有余而力不足”??梢?,教育投入的多少直接關系到全納教育實施的力度和進度,為保障學生的特殊教育需求,應該加大對這些學生的投入,增加特殊教育教師的薪資,保障全納教育實施過程能順利進行。

從微觀角度出發(fā),特殊學??稍黾訉W生接觸社會的機會,多組織和普通學校的聯(lián)誼;普通學校教師要組織對全納教育的培訓,并加強自身知識和能力的學習,消除教師和學生對殘疾兒童的歧視或質疑;各地區(qū)特殊學校與普通學校之間多交流合作,共同搭建全納教育的平臺,為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兒童提供特殊教育。

282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