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在品德合格方面存在的問題
講道德、有品行,是做人之本,更是對黨員干部的基本要求。開展“兩學一做”學習教育,要引導廣大黨員干部注重道德修養(yǎng),追求高尚情操,重視家風建設,養(yǎng)成共產黨人的高風亮節(jié),保持健康向上的良好心態(tài)和生活方式,始終做到一身正氣、兩袖清風,切實做生活上的正派人。
說過何謂品行?“品”即品德,“行”即行為,品行就是人的道德情操,是通過言行舉止表現出來的理念、思想、認識和品質等,體現著一個人的內在素養(yǎng)、人格魅力和道德水準。“百行以德為首。”品行既折射著黨員干部的工作、學習和生活作風,也反映著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毛澤東同志說,“一個純粹的共產黨員”應當是“一個高尚的人,一個純粹的人,一個有道德的人,一個脫離了低級趣味的人,一個有益于人民的人”。道德品行乃做人之本,成事之基。黨員干部的道德好、品行端,則作風正,就能自覺抵制各種不良習氣,始終保持高風亮節(jié),始終做到清正廉潔。
“蓋要利達,須力學修德”,道德建設,貴在養(yǎng)成,需要終身學習和修養(yǎng)。每個黨員都要上好道德修養(yǎng)這一人生必修課,注重道德實踐,行善積德。修德是一項基本功。要帶頭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帶頭恪守社會公德、職業(yè)道德、家庭美德、個人品德,養(yǎng)成共產黨人的高風亮節(jié)。要把道德要求轉化為日常生活習慣和基本生活方式,“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常修為政之德,常思貪欲之害,常
懷律己之心”,把個人興趣、愛好、欲望等一言一行,嚴格納入時代的道德范疇之中,真正樹立高尚的品格,切實做到嚴以修德、以德立身,坦坦蕩蕩做人、老老實實干事,多一些襟懷坦蕩、少一些患得患失,多一點浩然正氣、少一點私心雜念,守住人格尊嚴、守住做人的底線。
黨員干部的道德情操,核心是其所具有的為他人、為集體、為群眾的獻身精神,更是一名優(yōu)秀黨員干部最具感染力的人格形象。“舟必漏而后入水,土必濕而后生苔”。要追求高尚情操,注重情操修養(yǎng),遠離低級趣味,保持健康向上的良好心態(tài)和生活方式。要清正廉潔,恪守老實做人、清白為官的道德底線,保持拒腐蝕、永不沾的政治本色。要敢于擔當,做到“夙夜在公、心無旁騖”,關鍵時刻拉得出來、頂得上去,成為帶領人民群眾戰(zhàn)風險、渡難關的主心骨。要勤政務實,堅持真干實干苦干,自覺抵制低俗、庸俗、媚俗之風,追求積極向上健康的生活情趣。要為民服務,始終保持一顆公仆心,以公仆之心鞠躬盡瘁,以赤子之心執(zhí)政為民。
個人在品德合格方面存在的問題二黨的十八大報告所描繪的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藍圖體現了中華兒女最美好的心愿和最根本的福祉,同時,它也對我國人民的道德素質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但是,在新的歷史時期,我國的道德建設還存在不少問題,我試對這些道德問題進行分析,以尋找解決道德問題的途徑。
一、當前我國道德建設中存在的問題
道德失范,誠信缺失。所謂道德失范,是說道德失去了應有的約束力。所謂道德失范,一是指道德規(guī)范人人曉得,但不少人卻不遵循;二是指是非顛倒、榮辱不辨、不以為恥反以為榮。例如,行人過馬路要走斑馬線,不要闖紅燈,這些基本規(guī)范應該說人人都知道,但就是有人過馬路不走斑馬線,要闖紅燈,為了讓行人遵守交通規(guī)則,協管員還得拉根繩子,再如,誠信缺失是當前我國道德領域存在的最突出問題。一段時期以來,假冒偽劣、弄虛作假比比皆是,蔓延到社會的很多領域,假商品、假商標、假學歷、假文憑、假論文、假發(fā)票等屢見不鮮。
社會發(fā)展“不平衡、不協調、不可持續(xù)問題依然突出”。一是兩級分化依然十分嚴重,對我國的社會主義制度構成了極大威脅;二是社會不公正、不公平問題依然十分突出,嚴重降低了黨和政府在人民群眾心目中的威望;三是社會矛盾依然在不斷增多和激化,特別是關系群眾切身利益的教育、就業(yè)、社會保障、醫(yī)療、住房、生態(tài)環(huán)境、食品藥品安全、安全生產、社會治安、執(zhí)法司法等方面存在矛盾較多且解決緩慢,大大降低了黨和政府的公信度;四是“少數黨員干部理想信念動搖、宗旨意識淡薄,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問題突出,奢侈浪費現象嚴重”,消極腐敗現象易發(fā)多發(fā)、屢禁不止,這些都敗壞了黨和政府的形象。
二、解決我國道德建設存在問題的途徑
1.重視道德建設中各級黨員干部的示范與引領作用
黨員干部要做道德建設的模范。俗話說,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行。道德建設也是如此。黨的各級領導干部一定要做踐行道德規(guī)范的模范。黨的先進性不是抽象的,而是具體的,黨造福人民的實踐需要廣大黨員、干部率先垂范,帶頭踐行社會主義道德規(guī)范。要“教育引導黨員、干部模范踐行社會主義榮辱觀,講黨性、重品行、作表率,做社會主義道德的示范者、誠信風尚的引領者、公平正義的維護者,以實際行動彰顯共產黨人的人格力量”。
黨員干部要做道德建設的模范,就必須堅定不移反對腐敗。“這個問題解決不好,就會對黨造成致命傷害,甚至亡黨亡國。”官員腐敗不僅影響黨的形象,而且也嚴重危害社會的道德建設。只有堅定不移地反對腐敗,才能純潔黨的組織,凈化社會風氣。只有做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才有社會道德風氣的根本好轉。
2.著力解決好當前凸顯的道德問題
一是解決好經濟建設中的公平問題。只有解決好社會保障中的權利公平、機會公平、規(guī)則公平問題,讓廣大人民群眾平等參與現代化進程、共同分享現代化成果。這個問題解決不好,就會影響社會穩(wěn)定。“必須堅持維護社會公平正義。公平正義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內在要求。要在全體人民共同奮斗、經濟社會發(fā)展的基礎上,加緊建設對保障社會公平正義具有重大作用的制度,逐步建立以權利公平、機會公平、規(guī)則公平為主要內容的社會公平保障體系,努力營造公平的社會環(huán)境”。
二是解決好政治建設中公民的民主權利落實問題。在社會主義國家,更應實現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一定要保障人民群眾的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監(jiān)督權等。絕不能讓公民的民主權利形同虛設,只是“舉舉手”而已。
三是解決好文化建設中的諸問題。如理想信念教育、以文化人、享受文化權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培育、社會建設中“立德樹人”問題;大力促進教育公平,加強教師隊伍建設,提高師德水平,增強教書育人的榮譽感和責任感問題;就業(yè)問題中保護勞動者尊嚴問題,收入差距過大問題,公共服務均等化問題;提高人民健康水平中的“加強醫(yī)德醫(yī)風建設”問題;生態(tài)文明建設中的“人民福祉”問題、中華民族未來發(fā)展的問題,節(jié)約資源、保護環(huán)境的問題,增強全民節(jié)約意識、環(huán)保意識、生態(tài)意識、形成合理消費的社會風尚問題等等。
3.全面提高公民的道德素質
唯有公民道德素質的全面提高,唯有全社會道德氛圍的形成,才能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提升公民的道德素質應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加強“四德建設”。即社會公德、職業(yè)道德、家庭美德、個人品德。道德建設是具體的,從社會到個人,“四德建設”基本上可以涵蓋道德建設的全部內容。十八大報告把“四德建設”提升到“推進公民道德建設工程”的高度,具有重要意義。這樣就能夠使道德建設由“軟”變“硬”,由“虛”變“實”,既提高了“四德建設”的地位,又提供了道德建設的抓手。當然,“四德建設”是一項特殊的工程,具有系統性、復雜性和長期性的特點,不可能一蹴而就、立竿見影,需要我們持續(xù)推動、不懈努力才能見到成效。
二是加強誠信教育。目前,我國誠信問題十分突出,需要進行專項教育和治理。在誠信建設上特別要加強“四信建設”,即政務誠信、商務誠信、社會誠信和司法公信建設。誠信是道德的重要內容,也是立德樹人的根本。
三是加強網絡道德建設。我國是世界上網民最多的國家,網絡在發(fā)揮正能量、正效應的同時,也存在很多問題,主要是魚龍混雜,內容失真,甚至網絡欺詐、人身攻擊、造謠、誣陷等現象不斷出現,一些無中生有的編造,混淆了公眾的視聽,掩蓋了事實的真相,擾亂了社會秩序,侵犯了他人權益,欺騙了網民的理智和情感。網絡這個虛擬的世界對現實社會的影響越來越直接、越來越深刻。網絡是人際交往的平臺,理應受到法律與道德的雙重約束。網絡道德應成為道德建設的重要內容。
四是加強健康社會心態(tài)的培育。健康社會心態(tài)能有效促進人與自身的和諧,促進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fā)展,不良社會心態(tài)則會嚴重影響人與自身的和諧,給經濟社會發(fā)展帶來困擾。當前我國正處于社會轉型期,社會心態(tài)失衡問題表現在很多方面,譬如,拜金心態(tài)、小富即安心態(tài)、為富不仁心態(tài)、炫富露富心態(tài)、仇富嫉妒心態(tài)、暴發(fā)戶心態(tài)、崇洋媚外心態(tài)、自私自利心態(tài)、浮躁心態(tài)、道德冷漠心態(tài)等等。這些不良的心態(tài)如果不加以正確引導,不僅會傷及個人的幸福生活,也必然會成為實現宏偉目標的阻力。
總之,我們要對當前的道德問題有準確的認識和判斷,要具有憂患意識、問題意識和危機意識;強調道德建設“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從小事做起,也就是強調道德建設人人可為、時時可為、處處可為、事事可為”;要動員起全社會的力量,共建我們的道德家園。
個人在品德合格方面存在的問題三一、領導干部黨性黨性缺失的表現
當前,干部隊伍的黨性修養(yǎng)總的來說是好的,各級領導干部能夠團結帶領廣大黨員和群眾貫徹落實中央方針政策和工作部署,積極推進改革發(fā)展穩(wěn)定各項工作。在201X年應對重大挑戰(zhàn)、完成重大任務的實踐中,各級領導干部率先垂范,經受住了考驗,贏得了人民群眾的廣泛贊譽。但是,也要清楚地看到一些領導干部黨性修養(yǎng)方面仍然存在與科學發(fā)展觀要求不適應不符合的突出問題,給黨和國家工作、給人民群眾生產生活帶來了不良影響。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意識淡化,群眾觀念淡漠。有的領導干部宗旨意識淡漠,服務意識淡化,不關心群眾生活,對基層反映的問題推諉扯皮,久拖不決,工作中只對上負責不對群眾負責,對群眾愿望不上心、對群眾生活不關心、對群眾疾苦不動心;有的領導干部服務意識不強,方法簡單,作風粗暴,辦事拖拉,推諉扯皮,有利的就辦,無利的就拖,不給好處不辦事,給了好處亂辦事;有的報喜不報憂,掩蓋問題和矛盾,存在著“不怕群眾不滿意,就怕領導不注意”的問題;有的重大情況不向群眾通報,重大問題不交群眾討論,重大決策不征求群眾意見,聽不進群眾的反映和要求;有的落實中央支農惠農政策時,不進行細致的宣傳、教育和引導,只簡單要求群眾做什么,卻并不關心群眾的感受,工作方法簡單粗暴,在群眾面前傲慢、專橫、擺架子、耍威風;有的為了謀取私利,怕群眾了解政策的具體內容,對支農惠農政策采取保密態(tài)度;有的對群眾的感情發(fā)生了異化,不愿和不敢與群眾見面,怕群眾“糾纏”,有的甚至采取非理性的手段壓制群眾。
2、對科學發(fā)展觀認識不夠,貫徹不力。有些領導干部對科學發(fā)展觀的內涵、本質和地位作用等認識不清,理解不透,缺乏深入研究與思考;有的把堅持“以人為本”、“全面協調可持續(xù)發(fā)展”的要求寫在紙上、貼在墻上,停留在口頭上,落實不到行動上。有的甚至抱殘守缺、盲目蠻干;有的在具體工作中不能統籌兼顧,不能妥善處理人民群眾根本利益和具體利益、長遠利益和眼前利益的關系;有的在用科學發(fā)展觀統領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fā)展上探索不足、辦法不多。一些領導干部學習實踐科學發(fā)展觀的自覺性不高,尤其是理論和實際脫節(jié),把學習理論和學習新知識當作裝潢形象的工具和自我炫耀的資本,有嘩眾取寵之心,無實事求是之意。一些領導干部貫徹落實科學發(fā)展觀的堅定性不夠,主要是思想觀念上存在“浮躁之風”,因循守舊,安于現狀,習慣于按老經驗老辦法想問題、做工作,瞻前顧后,遇事畏首畏尾,缺乏敢闖敢冒精神,固步自封,習慣于跟過去比,在小范圍比,小富即安,不富也安,急躁冒進,不尊重客觀規(guī)律,不尊重群眾意愿,憑主觀意志決策,隨意性和片面性較大,好大喜功,虛報浮夸,追名逐利,不惜代價搞“形象工程”、“政績工程”。共產主義理想信念動搖,道德水平不高。有的領導干部理想信念動搖,思想蛻化變質,物質生活奢侈,貪圖吃喝玩樂;有的陽奉陰違,表里不一,信謠傳謠、搬弄是非;有的道德敗壞,追求低級趣味,不以驕奢淫逸為恥,反以有婚外戀情為榮,沉溺于燈紅酒綠,流戀于聲色犬馬,從思想深處不拿生活作風當回事;有的誠信缺失,言而無信,對工作敷衍塞責,能躲則躲,能推則推,能拖則拖;有的胸無大志、目光短淺、道德低下,平平庸庸混日子,忙忙碌碌謀私利,把手中的權力私有化、商品化,大搞權錢交易、權色交易。
3、形式主義、主觀主義和自由主義嚴重。有的領導干部弄虛作假,脫離實際,形式主義和教條主義嚴重,作風浮躁,缺乏實事求是的精神,說假話,辦假事,搞浮夸,愛做表面文章,或單憑熱情,把感想當黨的建設政策,忽視客觀實際的存在;有的作風不扎實,愛擺花架子,調查研究走馬觀花,不愿作系統的、周密的調查研究,拍腦袋決策,拍胸脯保證、拍屁股走人;有的生搬硬套,照抄照搬,削足適履,對路線方針政策,不融會貫通,保守僵化,安于現狀,不思進取,不開拓創(chuàng)新;還有一些領導干部不愿講真話,不敢說實話,甘愿做“太平官”。有的領導干部缺乏責任心,脫離群眾,官僚主義和主觀主義嚴重,把黨和人民托付的事情當作兒戲,對工作推諉扯皮,遇到問題踢皮球,遇到矛盾繞道走,遇到麻煩就調頭,而對部門利益和手上的權力卻寸土不讓,沒有一點全局觀念;一些領導不尊重干部職工的首創(chuàng)精神,缺乏謙虛謹慎的態(tài)度,驕傲、專橫、魯莽、自作聰明、我行我素、自以為是,把自己的意志強加于人;一些領導不關心下屬,對群眾的困難、愿望和意見漠不關心,麻木不仁。有的領導干部享樂拜金,脫離組織,自由主義和利己主義嚴重,情趣低下,缺乏健康、高雅的業(yè)余愛好,熱衷于傳播風水迷信、高層奇聞、黃色段子;有的領導干部貪圖享樂,講排場、擺闊氣、比享受,留戀于聲色犬馬,艱苦奮斗的精神蕩然無存;有的搞本位主義,一言堂,民主意識不強;搞宗派主義,拉攏或排擠人,在位子、房子、孩子、票子的問題上討價還價,或者有令不行,有禁不止;有的自由主義嚴重,組織觀念淡薄,有的妒賢嫉能,不謀事只謀人,自己干不好反而對別的同志說三道四;有的在市場經濟條件下,拜金主義突出,將“錢”這種商品交換的媒介物異化為支配人和權的異己力量,通過對“錢”的非法攫取而走向腐敗并最終導致黨性的喪失。
4、作風不實。從思想作風看,因循守舊,不思進取,不求有功,但求無過,缺乏積極性、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陽奉陰違,我行我素,搞“上有政策,下有對策”;是非不辨,榮辱不分,該做到的不做到,不該說的卻亂說。從學風看,不善于認真學習和深入思考,理論聯系實際不夠,缺乏理論素養(yǎng)和理論思維的能力,表現為心浮氣躁、裝模做樣,學不求深、思不求解,照本宣科、學用脫節(jié)。從工作作風看,缺乏密切聯系群眾的作風和求真務實的精神,脫離群眾、高高在上,無所用心、敷衍塞責,盲目蠻干、與民爭利,嘩眾取寵、追名逐利,虛張聲勢、不求實效,喜歡搞“運動式”的“大呼隆”,看起來轟轟烈烈、忙忙碌碌,其實沒有多少實際效果。從領導作風看,獨斷專行,搞團團伙伙,任人唯親,講關系不講原則,講義氣不講黨性,講人情不講紀律,嚴重破壞了民主集中制的根本制度和組織原則,有的班子的主要領導對重大決策的出臺,重要干部的任免,重點建設項目的安排和大額度資金的使用,搞“一言堂”,既當“班長”又當 “家長”,包攬一切,將個人凌駕于組織之上。從生活作風看:有的領導干部生活頹廢,情趣低級,經不起金錢、美色、利益的誘惑,陷入“溫水效應”,走向蛻化變質;有的好“傍大款”,濫交朋友,熱衷于與一些“大款”和不三不四的人交朋友,完全失去了政治原則性和為人處事的基本準則;有的貪圖享樂,鋪張浪費,打著“吃吃喝喝不犯法”的旗號,用公款大吃大喝,有的借考察調研之名,行變相旅游之實,有的建豪華辦公場所,在公務活動中講排場比闊氣,追求大場面、講究高規(guī)格。
二、領導干部黨性缺失的成因
領導干部在黨性修養(yǎng)方面產生以上各種問題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具體有以下四個方面:
1、黨內本質矛盾的反映。毋庸置疑,我們這樣一個擁有7300多萬黨員,經受住了無數次風雨考驗的執(zhí)政黨,其主流是好的,絕大多數黨員是愿意為黨的理想,為人民的事業(yè)而奮斗的。這是基本的一面,不看到這一點就會犯錯誤。但另一方面,在黨內也確實有一批同志,他們將農民意識,小資產階級意識甚至某些資產階級殘余思想帶入黨內。而且在他們入黨后,這些非無產階級的思想并沒有得到完全的改造。他們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不可避免地帶有非無產階級的痕跡。只要氣候適宜,這些潛在的思想意識就會頑強地表現出來,并同無產階級思想進行較量,這便形成了黨內的本質矛盾。正如劉少奇同志所說:“在我們黨內,最本質的矛盾,就是無產階級思想與非無產階級思想的矛盾” 。這一矛盾貫穿于我們黨發(fā)展的全過程,并始終規(guī)定著黨的性質和發(fā)展方向,制約和影響著黨內其他諸矛盾。正是由于黨內本質矛盾的主導,在黨性原則方面,唯物主義與主觀主義、共產主義與個人主義、維護黨性與削弱黨性的斗爭始終沒有也不可能停止。
2、社會思潮的誤導。當前,我們正處于各類政治經濟力量相互競爭、各種思潮激烈碰撞的時代。在經濟領域,經濟全球化、信息網絡化雖然為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建立和發(fā)展帶來了生機和活力。但在政治領域,以西方價值觀為核心的國際政治思潮卻對我國的主導思想和人們的精神生活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沖擊。這些思潮主要包括:自前蘇東國家劇變以來,西方國家大肆宣傳的“共產主義失敗”論;反映壟斷資產階級意志和要求的具有迷惑色彩的“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趨同”論;認為“經濟全球化的結局會導致資本主義永存”論以及歐洲新一代領導人鼓吹的所謂”第三條道路社會民主主義”思潮等。在國內,由于經濟體制的轉軌,給人們的價值觀念、行為方式和道德準則也帶來了沖擊和影響。一些領導干部對市場經濟的價值規(guī)律和交換原則還沒有深刻的體會和認識,特別是對市場經濟原則與黨性原則的矛盾的統一性缺乏理解,這就使一些領導干部在面對雙重價值取向時陷于被動和旁徨。加上利益的驅使,使一些領導干部的黨性原則出現“潰口”。
3、自我修養(yǎng)不夠的惡果。從領導干部自身因素分析,放棄自我修養(yǎng)是領導干部黨性缺失的思想根源。加強自身修養(yǎng)是黨員領導干部掃除大腦各種思想灰塵、保持先進性的基本途徑。但據調查,“修養(yǎng)無用論”、“修養(yǎng)過時論”、“修養(yǎng)吃虧論”在一些領導干部中相當有市場。由于不注意加強思想修養(yǎng),久而久之,理想信念和宗旨意識逐步淡忘,艱苦奮斗的優(yōu)良作風逐步喪失,共產黨人的道德情操出現了滑坡。有的領導干部認為個人價值的最高體現是官位的高低和財富的多少,因而不是把心思放在如何搞好工作為人民群眾謀利益上,而是考慮如何去謀取權力,欺上瞞下,不擇手段當官;有的領導干部意志衰退,認為“鐵打的衙門流水的官”,在一地為官不過幾年,“有權不用,過期作廢”,因而信奉“人生如夢,為歡幾何”的庸俗信條,工作無所用心,沉溺于吃喝玩樂,腐化墮落。
4、治黨不嚴的結果。分析表明,因治黨不嚴而導致領導干部黨性缺失的表現主要有:一是黨性教育不嚴。黨性是黨員的立身立本,黨性教育本應成為黨員的終身教育。但是,從現實情況看,許多基層黨組織卻忽視了這一教育。不少基層黨校未將黨性教育列入入黨積極分子的培訓內容,使得一些黨員從入黨之日起就對黨性知識缺乏應有的了解。二是黨性管理不嚴。長期以來,我們對黨性管理缺乏應有的制度保證,沒有建立起對黨員實施黨性教育、黨性評價、黨性保證的管理機制。三是黨性監(jiān)督不嚴。黨性監(jiān)督不同于其他形式的黨內監(jiān)督,它是一種內在的潛型監(jiān)督,其主要形式是通過批評與自我批評、黨內民主生活會、談心以及思想匯報等活動進行坦誠而公開的黨性分析和黨性檢查,它應在黨內積極的思想斗爭的氛圍下進行。問題是領導干部并不能認真履行黨內監(jiān)督職能,他們將本應嚴肅的民主生活會變成了“自我批評談情況,開展批評談希望”的民主生“和”會。既如此,又如何能對領導干部實施有效的黨性監(jiān)督呢?
三、領導干部黨性缺失的危害
領導干部黨性缺失將會帶來以下幾個方面的嚴重惡果:
1、阻礙科學發(fā)展觀的全面貫徹落實??茖W發(fā)展觀的要求,一是要有科學的態(tài)度,按照事物發(fā)展的客觀規(guī)律辦事;二是要講求發(fā)展的質量,尊重人民群眾的意愿,經濟政治文化社會事業(yè)要全面協調可持續(xù)發(fā)展,使全體人民都能從發(fā)展中獲得實實在在的利益。領導干部黨性缺失的綜合表現為一是 “虛”,二是“假”。有的領導干部一心為了表面政績,或大興土木、寅吃卯糧;或摻水弄假,虛報浮夸。虛、假的根源就是,黨性不強,人品不端。在這些人的心中,黨章規(guī)定的黨的綱領、黨的理想是虛的,黨的利益、人民的利益也是虛的,事物發(fā)展的客觀規(guī)律還是虛的,只有個人的所謂“前途”才是實的,只有頭上的官帽、手中的鈔票才是實的。這些人干事業(yè)是假,謀個人升官發(fā)財是真。由于這些人的虛、假行為,科學發(fā)展觀在他們的心中只是一句口號,中央權威和中央的大政方針的統一性和嚴肅性受到了極大地削弱,在他們工作的地方,中央的政令不通暢,執(zhí)行打折扣,把好“經”念歪,把實事辦虛。由于虛、假行為,所做的工作嚴重背離客觀事物的本來面目,造成社會財富和自然資源的大量浪費,使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受到損害。
領導班子個人在品德合格方面存在的問題
在“兩學一做”學習教育中,“講道德、有品行”強調的是品德合格,就是要明大德、守公德、嚴私德,傳承黨的優(yōu)良作風,弘揚中華傳統美德,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堅守共產黨人的精神高地。“講道德”側重強調思想認識上要“知德明德”,“有品行”側重強調現實實踐中要“守德行德”。“講道德、有品行”要求共產黨員要做到道德的“知行統一”。
“道德”的含義及其本質
道德是以善惡評價為形式,依靠社會輿論、傳統習俗和內心信念調節(jié)人際關系的心理意識、原則規(guī)范、行為活動的總和,包括道德意識、道德規(guī)范和道德實踐等。道德作為一種實踐精神,是具體的歷史范疇,隨著社會經濟生產方式的發(fā)展而變化。進入階級社會之后,隨著社會經濟生產方式的發(fā)展,相繼出現了奴隸社會道德、封建社會道德和資本主義社會道德。在社會主義社會,占主導地位的是社會主義道德,在社會先進分子中還體現為共產主義道德;同時一些社會成員的思想中還存在著封建社會道德和資產階級道德元素。一般而言,道德可分為客觀和主觀兩個方面的內容。客觀方面,指一定的社會對其成員的要求,包括道德標準、道德規(guī)范等,它貫穿在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體現為社會公德、家庭美德和職業(yè)道德等;主觀方面,指個人的道德意識和道德實踐,包括道德信念、道德情感、道德行為和道德品質等。道德的主要社會職能,是通過確立一定的善惡價值標準和行為準則來約束人們的相互關系和個人行為。道德的主要價值目標是實現個人的人格完善,通過對善的價值理想的自愿踐行來實現人生的意義和人格的升華。
共產黨員必須遵守的公民道德規(guī)范
共產黨員是社會公民中的一員,所以,首先要在自覺遵守公民道德規(guī)范上做好表率。2001年中央印發(fā)實施的《公民道德實施綱要》,是弘揚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形成良好社會道德風尚,促進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協調發(fā)展,全面推進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yè)的指導性文件。在此基礎上,黨的十八大以來,又發(fā)展凝練形成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從我國歷史和現實的國情出發(fā),社會主義道德建設要堅持以為人民服務為核心,以集體主義為原則,以愛祖國、愛人民、愛勞動、愛科學、愛社會主義為基本要求。公民道德規(guī)范主要由基本道德規(guī)范和社會公德規(guī)范、職業(yè)道德規(guī)范、家庭美德規(guī)范構成,涵蓋了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適用于不同社會群體,是每一個公民都應該遵守的行為準則。
公民基本道德規(guī)范是“愛國守法、明禮誠信、團結友善、勤儉自強、敬業(yè)奉獻”。公民道德基本規(guī)范不僅體現了道德的先進性與道德的廣泛性的統一,還體現了中華傳統美德、革命道德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產生的新道德的統一。“愛國守法”是公民對國家的最首要的道德義務;“明禮誠信”是公民如何待人的道德規(guī)范;“團結友善”是公民與公民之間應當如何相處的基本規(guī)范;“勤儉自強”是公民對待生活、對待自身的道德規(guī)范;“敬業(yè)奉獻”是公民對待職業(yè)活動的道德規(guī)范。
社會公德主要規(guī)范是“文明禮貌、助人為樂、愛護公物、保護環(huán)境、遵紀守法”。社會公德是全體公民在社會交往和公共生活中應該遵循的行為準則,涵蓋了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自然之間的關系。文明禮貌,要求人們互相尊重; 助人為樂,要求發(fā)揚社會主義人道主義精神;愛護公物,要求增強社會主義社會主人翁的責任感;保護環(huán)境,要求強化生態(tài)倫理觀念;遵紀守法,要求自覺維護公共秩序。
職業(yè)道德的主要規(guī)范是“愛崗敬業(yè)、誠實守信、辦事公道、服務群眾、奉獻社會”。職業(yè)道德是所有從業(yè)人員在職業(yè)活動中應該遵循的行為準則,涵蓋了從業(yè)人員與服務對象、職業(yè)與職工、職業(yè)與職業(yè)之間的關系。愛崗敬業(yè)是對職業(yè)責任、職業(yè)榮譽的深刻認識,不論做任何工作或勞動,都要認真負責、精益求精、不辭辛苦;誠實守信是做人的基本準則,也是社會道德和職業(yè)道德的一個基本規(guī)范;辦事公道是指對于人和事的一種態(tài)度,也是千百年來人們所稱道的職業(yè)道德;服務群眾要求始終把人民的根本利益放在心上,尊重群眾的人格和尊嚴,千方百計方便群眾;奉獻社會就是要立足本職積極自覺地為社會作貢獻。
家庭美德的主要規(guī)范是“尊老愛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儉持家、鄰里團結”。家庭美德是每個公民在家庭生活中應該遵循的行為準則,涵蓋了夫妻、長幼、鄰里之間的關系。尊老愛幼是中華民族傳統的家庭美德,也是社會主義家庭美德的重要規(guī)范;堅持男女平等的美德,既要反對“大男子主義”,也不贊同“夫人專政”或“妻管嚴”;夫妻和睦、相敬如賓是建立美滿幸福家庭生活的關鍵;勤儉持家是我國傳統道德中傳播最久的美德之一,要提倡弘揚淳樸、善良、勤儉節(jié)約、艱苦奮斗的美德;鄰里團結、相互尊重、以禮相待、互諒互讓、互幫互助,才能形成和諧的鄰里關系。
共產黨員應當具備的道德品行
共產黨員是普通群眾中的一員,但在道德水準的要求上,卻不能把自己等同于普通群眾。共產黨員對自己的道德要求要更嚴、道德標準和道德境界要更高。
一要嚴私德,陶冶和培塑道德情懷。要做一個好黨員好干部,先要做一個好人,即人們常說的“有道德的人”。道德情懷是一種情感體驗,指個體對一定的社會存在和道德認識的主觀態(tài)度。在個人的道德品質構成中,道德情懷的作用體現在,個人一旦對某種義務和行為形成道德情感,就會積極地影響其道德選擇。陶冶道德情懷是道德修養(yǎng)的重要環(huán)節(jié),有利于形成和增強健康的、積極的道德情感。
要有惻隱之心。惻隱有同情、憐憫之意。惻隱之心是人最樸素的道德情感之一,也是人之所以為人、區(qū)別于其他動物的根本標志。在儒家思想文化特別是孟子的思想中闡述了惻隱這個道德元素?!睹献?公孫丑上》中寫道:“今人乍見孺子將入于井,皆有怵惕惻隱之心。”就是說,突然看見一個小孩要掉進井里面去了,必然會產生驚恐同情的心理。這種不忍、同情、憐憫的情感,是人內心道德的外在體現,是人發(fā)自內心的一種真實的、非功利的情感。惻隱情感,是每個人道德修養(yǎng)的根基,也是社會的寶貴精神財富,能讓人們推己及人、互不侵害、相互尊重,能讓人們自然而然體諒他人、關心他人。當前,社會中出現了很多見死不救冷漠旁觀、見義勇為反遭誣陷、陌生人老死不相往來等社會現象,這與社會個體人的道德冷漠和道德情感匱乏有關。共產黨員作為社會的先進分子,更應該具備這種樸素而寶貴的道德情感,在自己的內心打下堅實的道德根基,堅決做到拒絕冷漠、拒絕殘忍、拒絕傷害,帶頭做到相互尊重、相互體諒,為社會營造和諧而充滿人情味兒的氛圍,以黨風帶民風,以道德風尚凈化社會風氣。
要有榮恥之感。榮辱觀是指社會對人們行為褒貶評價以及人們對這種評價的自我感受。儒家文化十分強調人要知羞恥,《孟子?公孫丑上》中寫道:“無羞惡之心,非人也。”事實上,知榮辱是人性的標志,是人區(qū)別于動物、人之為人的重要標準。201X年,黨中央提出了以“八榮八恥”為主要內容的社會主義榮辱觀,對豐富黨的思想理論、加強黨的執(zhí)政能力建設、提高全民思想道德素質具有重要意義。2020年,黨的十八大報告中再次強調,“抓好道德建設這個基礎,教育引導黨員、干部模范踐行社會主義榮辱觀,講黨性、重品行、作表率,做社會主義道德的示范者、誠信風尚的引領者、公平正義的維護者,以實際行動彰顯共產黨人的人格力量。”如果社會成員特別是黨員干部榮辱不分,就會導致是非不分、善惡不明、美丑不辨,眾人皆如此,就會影響黨和政府的形象,動搖道德倫理大廈的根基,破壞整個社會的風氣。所以,作為黨員必須自覺知榮辱揚正氣、時刻自重自省自警,自覺提高思想道德素質、構筑強大的思想道德防線。
要有仁愛之情。“仁愛”是儒家思想文化基礎和精髓,孔子的仁愛思想立足于修身,即“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孟子的仁愛思想強調“情感修身”,即對自己進行道德情感的自我修養(yǎng)、磨練和完善,提倡“親親而仁民,仁民而愛物”,即仁愛施于他人、普愛天下。仁愛思想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道德倡導,也是我們今天共產黨人應具有的道德品質。仁愛精神是一種不計外在功利、發(fā)自內心的無私的愛,體現在對孩童的憐愛之心、對老者的恭敬之心、對朋友的真誠之心、對不幸者的惻隱之心、對他者的包容之心、愛國之心等。當代社會的“仁愛”,從內涵上看體現的是一種博大的愛心、善心、同情心、包容心,從外延上是指從愛親人推廣到愛他人,推廣到愛祖國、愛人民。共產黨員要自覺培塑仁愛情懷,胸懷更崇高博大的人生境界,以共產黨人獨有的大愛踐行忠黨、愛國、愛民之舉。
二要重公德,發(fā)揮共產黨人的模范示范作用。公民在社會交往和公共生活中遵守社會公德,應該包含相互聯系的兩個層次:一是“必須為”的公共行為準則,如公共場所勿隨地吐痰、勿高聲喧嘩、勿吸煙;二是“應該為”的崇高道德行為,如要見義勇為、舍己救人、奉獻社會。當絕大多數社會成員都能自我約束、自我管理、自覺遵守社會公德的時候,就會有良好的社會秩序和純凈的社會風氣。共產黨員在社會公德領域,要以更高的覺悟和更執(zhí)著的行為,在守公德方面做好表率。
要正視和重視當前社會公德失范問題。隨著社會主義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的不斷發(fā)展,大多數社會成員的社會公德水平不斷提高,社會風氣大大改善。但我們也要看到,現實生活的公共領域還存在著一些公德失范現象,比如社會公共領域漠然麻木心態(tài)的滋長、公德知行分離等問題。“佛山小悅悅事件”是當前社會公德失范問題的一個典型案例:在佛山一五金城附近,一個2歲女童小悅悅獨自玩耍時被兩輛車碾壓,肇事司機逃逸,之后7分鐘內,18人路過,但都視而不見,漠然而去。最后一名拾荒阿姨上前施以援手,但最終小悅悅經醫(yī)院全力搶救無效死亡。這個事件在當時引起了強大的社會影響,引發(fā)人們對道德冷漠的控訴和對社會公德的深入反思。現實中,一些人面對明文規(guī)定和約定俗成的社會公德規(guī)范滿不在乎、不以為然、不屑一顧;一些人對理應做出公德行為的時候視而不見、充耳不聞;一些人對公德規(guī)范認知很清楚,批判他人失德行為態(tài)度很積極,輪到自己反而不遵守公德規(guī)范。在這些違反社會公德的人之中有一部分是共產黨員,其負面社會影響是十分明顯的。
要成為公德規(guī)范的模范遵守者。關于發(fā)揮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使廣大黨員“平常時候看得出來、關鍵時刻站得出來、危急關頭豁得出來”。在遵守社會公德規(guī)范方面,對于“必須為”的公共行為準則,黨員要發(fā)揮表率作用,在自覺遵守公德規(guī)范上做好表率。黨員在社會生活中的一言一行是否符合社會公德規(guī)范,是一個什么樣的公眾形象,對普通群眾有很大的示范效應。雷鋒、焦裕祿、楊善洲、谷文昌等優(yōu)秀共產黨員,之所以在社會生活中彰顯了共產黨人的政治本色,一方面是因為他們身上散發(fā)著理想和信仰的光芒,另一方面是他們?yōu)槿h樹立了一個看得見、夠得著的道德形象。從這個意義上講,黨員在社會交往和公共生活中的道德形象,是最具有說服力的,也是共產黨人看不見的“黨徽”。
要成為崇高道德行為的引領者。對于馬克思主義政黨來說,先進性就是站在時代的前列,走在群眾的前面。黨員的先進性也集中表現為道德上的先進性。先進性具有鮮明的實踐品格,人民群眾看我們黨是否先進,不只是看理論、綱領和路線,更重要的是看共產黨員的行動,從黨員身上感受黨的先進性。第五屆全國道德模范、見義勇為模范彭偉平,生于1986年5月,是中共黨員、安徽省靈璧縣高樓鎮(zhèn)張場村村民。她不顧身懷六個多月的雙胞胎身孕,毅然跳進2米深的池塘,拼盡全力托起一名兩歲溺水女童,卻付出自己雙胞胎一死一殘的代價,事后婉拒組織安排工作,在家鄉(xiāng)帶領留守姐妹成立養(yǎng)殖合作社致富,帶動30多戶農民走上養(yǎng)羊致富的道路,被稱作“最美孕婦”。一個黨員就是一盞燈,一個黨員就是一面旗。在社會公德“應該為”的崇高道德行為方面,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必須要體現出來。在人民群眾最需要幫助的時候、遇到生命危險的時候,黨員要毫不猶豫、施以援手,要挺身而出、見義勇為。
三要明大德,堅守共產黨人的精神高地。中國共產黨是一個具有先進性和純潔性的政黨,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最終要靠黨員來體現。所以,在對自己的道德要求上,有些事普通群眾能做的,黨員卻要嚴于律己、不可以做;有些事普通群眾做不到的,黨員要不辭辛苦、勇于奉獻努力做到。共產黨人就是要有更嚴格的行為約束、更崇高的價值追求。作為黨員,面對矛盾要勇于迎難而上,面對挑戰(zhàn)要勇于身先士卒,面對危險要勇于挺身而出,真正成為一個高尚的人、一個純粹的人、一個有道德的人、一個脫離了低級趣味的人、一個有益于人民的人。
要始終堅定共產黨人的信仰不動搖。信仰作為價值意識是人對某種理論、宗教等的堅信與敬仰,是恒定的價值追求和核心價值取向,也是人們日常行為的驅動力和規(guī)束準繩。中國共產黨人的信仰是對馬克思主義真理的堅定信奉,對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忠誠信任,對共產主義發(fā)展道路的必勝信念和信心。堅定信仰是共產黨人的根本大德。當年,陳望道在翻譯《共產黨宣言》的時候,母親看他翻譯得很辛苦,非常心疼,就想給他弄點好吃的東西。陳母用糯米給他包了幾個粽子,把粽子送去時,還附上了一碟紅糖。隨后,母親在屋外問他,是否還需要加些紅糖時,他連連回答說:“夠甜了,夠甜了。”一會兒母親進來收拾碗碟時,只見他吃了滿嘴的墨汁。原來他只顧全神貫注地譯作,竟全然不知是蘸了墨汁在吃粽子呢!從中我們可以感受到老一輩共產黨人對信仰的執(zhí)著。正因為這種無以言喻的信仰之甜,無數的革命先輩才情愿吃百般苦、甘心受千般難。這是一種發(fā)自內心的至真、至純、至誠的信仰。
更多相關優(yōu)秀文章推薦:
1.領導班子品德合格方面存在的問題
2.民主生活會品德合格方面
3.品德合格方面對照材料
4.兩學一做品德合格方面存在的問題
5.個人在品德合格方面存在的問題
6.兩學一做品德合格方面
7.關于品德合格方面存在的問題
8.品德合格方面分析對照個人剖析材料
9.在品德合格方面的對照檢查材料
10.在品德合格方面分析對照個人剖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