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鏡所以照形,古事所以知今。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今天我們回顧歷史,是為了總結(jié)歷史經(jīng)驗,把握歷史規(guī)律,增強開拓前進的勇氣和力量。”我們當秉持這樣的態(tài)度,回顧黨團結(jié)和帶領全國各民族從苦難走向輝煌,九十七載光輝歷史。牢記歷史,珍惜當下,努力追尋先賢的足跡,不忘初心跟黨走。深刻領悟《梁家河》、《習近平七年知青歲月》精神,通過一個個真實的歷史細節(jié),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在知青時期艱苦環(huán)境下的歷練故事。展示了青年習近平矢志不渝的理想追求,再現(xiàn)了青年習近平愛國為民的家國情懷;勤奮好學,一物不知深以為恥的進取精神;求真務實,勇于創(chuàng)新,敢于擔當?shù)膶嵏勺黠L。如他后來所言:七年知青歲月陜北高原給了他一個信念,注定了他人生過后的軌跡。在那個激情燃燒的歲月,時年十五歲的習近平響應:“知識青年到農(nóng)村去,接受貧下中農(nóng)再教育”的號召。從城市走向農(nóng)村,開始刻骨銘心的人生歷程。平凡的地方,不平凡的歲月。從當年的“上山下鄉(xiāng)”知青到黨的最高領導人,幾十載責任擔當,為國操勞,為民謀幸福,唯一不變的是:一顆紅心永向黨,矢志為民做實事的信念。
黨團結(jié)各民族九十七載勵精圖治,讓擁有五千多年歷史的華夏文明再次屹立世界民族之林,讓中國之聲遠播世界,讓中國影響綻放各個領域;四十年來,改革如春風化雨,改變了中國,影響了世界。今天,我們比歷史上任何時候都更接近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一代代共產(chǎn)黨人紅心向黨為國為民,從董存瑞到江竹筠,從焦裕祿到谷文昌,它們在祖國偉大的建設事業(yè)中。為了信念挺身而出,以犧牲小我,為國為民披肝瀝膽,從黃大年的:“振興中華,乃我輩之責”到半生為國,半生為家的“核彈老人”魏世杰。他們的一言一行展現(xiàn)了共產(chǎn)黨人的無上人格魅力和對家國天下的使命擔當,矗立起精神的燈塔,成為時代的精神標桿。
鄧拓先生曾說:“古往今來,一切有成就的人,都很嚴肅地對待自己的生命。當他活著一天,總要盡量的多勞作,多工作,多學習,不肯虛度年華,不讓時間白白的浪費。”透過《梁家河》,我們看到這就是習近平總書記的真實寫照。出生于革命家庭里的他自小就接受了很嚴格的革命傳統(tǒng)教育。在那個社會文化、生活匱乏的年代。身處荒涼而閉塞的梁家河,青年習近平卻癡迷讀書而廢寢忘食,白天打草、挑糞、耕種、打壩……常常晚上點著煤油燈看書到深夜。利用一切機會,在有限的時間里博覽群書,成為習近平總書記知青歲月的生活常態(tài)。更留下了三十里借書三十里討還書的生動故事。學習是進步的階梯,實踐是成長的良師。今天,習近平總書記仍在告誡我們:要把學習作為首要任務,作為一種精神追求,一種健康的生活方式,一種工作責任,做到好學樂學。以學益智,以學修身,堅持干什么學什么。缺什么補什么的原則,以時不我待的精神。一刻不停增強本領,做到修身慎行,學思踐悟、知行合一。
響應“上山下鄉(xiāng)”號召的青年習近平來到了梁家河這片貧瘠的黃土地,命運把他放在了一個極低的起點,在這里他不斷的思考著“生存還是毀滅”的問題,最后立下了為祖國為人民奉獻自己的信念。心在哪里安放,人就會在哪里出彩,從梁家河到中南海。從“讓鄉(xiāng)親們飽餐一頓肉,并且是經(jīng)常吃上肉”到“不斷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zhì)需求”,從“為人民做實事到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折射出黨帶領全國各族人民不忘初心,繼續(xù)前行的使命擔當。從1969年習近平總書記下鄉(xiāng)當知青至今已五十多載春秋。他從大隊黨支部書記到黨的總書記,一步一個腳印在每份崗位上都兢兢業(yè)業(yè),干在實處,走在前列,政績斐然。在梁家河當書記時,他務實親民,創(chuàng)新實干。帶領鄉(xiāng)親門打壩淤田,科學種田;開設鐵業(yè)社,既滿足村民勞動生產(chǎn)需求也改善了村民生活;學習四川等地沼氣技術,為解決村民燃料及照明問題,成功創(chuàng)建陜西第一個沼氣池。幸福生活是靠雙手創(chuàng)造的,他和鄉(xiāng)親們打成一片。改善民生從身邊做起,做起事來總是身先士卒,走在前、干在前,面對問題迎難而上,在他的帶領下干一件成一件。贏得了鄉(xiāng)親們高度認可。
初心出于青春,歸于人民。七年的艱辛磨礪,七年深入群眾,七年負重求索。由初到黃土地時的迷惘到自信,由彷徨到堅定,他收獲了成長,真正體悟到“人民”、“實際”。梁家河的七年,他以堅定的理想信念,真摯為民的情懷,干在實處走在前列,帶領鄉(xiāng)親們認清現(xiàn)實,為了更加美好的生活,自力更生,艱苦奮斗。即便后來離開了梁家河的習近平也是把心留在了那方熱土,無論身居何等職位,身處何方,他始終牽掛著梁家河的鄉(xiāng)親們,以至于在他離開梁家河的幾十年里,始終力所能及地幫助著梁家河的鄉(xiāng)親們。但有所求必有回應,這也正好說明了習近平是個心系百姓,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黨的踐行者。
學習梁家河精神,追尋習近平七年知青歲月,探尋小村莊里的大學問,接受紅色思想洗禮,從中汲取智慧。切實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堅持不懈的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工作。學習紅色理論家鄭德榮以身許黨許國精神,堅定理想信念,學習軍工帶頭人張進銳意改革,把有限人生投入無限的事業(yè),學習發(fā)動機焊接第一人高鳳林,以匠人之心追求技藝的極致,不為利誘,為國奉獻的實干精神。學習一代代為國之事業(yè),民族之事業(yè),勇挑重擔,艱苦奮斗的共產(chǎn)黨人,不畏艱險,默默奉獻的獻身精神。信仰在奮斗中淬火,信念在奮進中升華,偉大的紅色精神內(nèi)化于心,外化于行,激勵著一代代炎黃子孫,直面挑戰(zhàn),逢山開路,遇水架橋,為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奮勇前行。
使命呼喚擔當,偉大復興的征程呼喚榜樣的力量。我們當立足本職崗位,自強不息、久久為功,不斷突破自我實現(xiàn)事業(yè)新發(fā)展。努力做新時代的奮進者、開拓者、奉獻者。讓我們以榜樣為鞭策,不忘初心跟黨走,砥礪奮進建功業(yè)。強能力重學習,以時不我待的精神狀態(tài),和一往無前的奮斗姿態(tài)將榜樣的力量付諸于干事的行動中,讓奮斗的青春書寫生命華章,讓我們的夢想綻放在偉大復興中國夢的進程中。以青春之,我奮斗之我,共赴新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