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梁家河》感想

| cwl2

支部給我發(fā)了一本《梁家河》,我如獲至寶,用了一天時間,一口氣讀完。該書印刷精美,文圖并茂,字里行間展現(xiàn)著習近平總書記當年在梁家河插隊的七年知青歲月及成長歷程,敘說著習近平總書記當年刻苦學習、與人民同甘共苦、帶領(lǐng)村民發(fā)展生產(chǎn)、改變貧窮落后面貌的動人故事,字字句句打動人心。我覺得習近平總書記不只是我們的領(lǐng)路人,更是我們的光輝榜樣。

習近平總書記少年時就愛學習、愛讀書,他到梁家河插隊時才15歲,來時從北京帶的兩個箱子裝的全是書。那時不通電,晚上他在煤油燈下讀書,常常讀到深夜。由于煤油煙大,第二天早上,他吐出的痰都是黑的。上山放羊時,他揣著書,把羊趕到山坡上,就開始看書;鋤地鋤到田頭,開始休息一會兒時,他就拿出新華字典,記一個字的多種含義,一點一滴積累。后來,他帶的書讀完了,就設(shè)法借書讀,借同學的,借鄉(xiāng)村教師的,借退伍軍人的……為了借同學一本《浮士德》,他跑了三十多里路去借。他讀書的數(shù)量之多,范圍之廣,無法想象,涉及國內(nèi)外古今名著,當代著作,哲學方面的,文學方面的,甚至于明清時代的課本,無所不讀。他說讀書不僅是他的一種生活方式,更是一個不斷成長、豐富自己精神世界的過程。當時的文學經(jīng)典,能找到的都看了,到現(xiàn)在脫口而出的都是那時候讀到的東西。

習近平總書記那時不光愛讀書,還愛思考,強調(diào)知行合一,他在梁家河的窯洞里讀車爾尼雪夫斯基的《怎么辦?》,看到書中的主人公拉赫美托夫為了磨煉意志,甚至于睡到釘板床上,扎得渾身是血。他覺得鍛煉毅力就得這么練,干脆也把褥子撤了,睡到光坑上。一到下雪下雨天,就出去摸爬滾打,下雨的時候去淋雨,下雪的時候去搓雪,在井臺邊洗冷水澡,都是受書本的影響。

通過學習和實踐,他找到了一個法寶——“團結(jié)觀”,將自己融入群眾,融入鄉(xiāng)村,適應(yīng)環(huán)境,努力和群眾一起戰(zhàn)天斗地,改變梁家河貧窮落后面貌。他積極上進,由于父親的“問題”,他先后8次寫入團申請,10次寫入黨申請,終于在1972年加入了共青團,1974年入了黨。入黨后隨即被推選為梁家河大隊黨支部書記。

他當了黨支部書記后,在當月8日的《人民日報》上,獲取四川省大辦沼氣的信息,立即把自己發(fā)展沼氣的建議以及去四川學習的想法,向縣委作了匯報,得到縣上的重視和大力支持,在縣上的組織和領(lǐng)導下兩下四川取經(jīng),回來后辦沼氣培訓班,親自傳授技術(shù),和群眾一起苦干實干,率先在梁家河建起了土石結(jié)合的沼氣池34口,解決了43戶社員的點燈和做飯問題,實現(xiàn)了沼氣化,為全縣乃至全省帶了好頭。

梁家河普及沼氣后,他就謀劃看給村里人辦更多的實事,先后成立了鐵業(yè)社、代銷店、縫紉社、磨房、菜園,還打了一口甜水井,他還辦了一個掃盲班,把大家組織起來學文化。

習近平總書記當年在梁家河刻苦學習的精神感染著人,為群眾辦實事的事跡感動著人,“人來到世上就是要為人類辦好事”的豪言壯語震撼著人。他離開梁家河時囑咐村干部“一碗水端平”的話語深入人心,給大家特別是給廣大農(nóng)村干部留下更多的思考。梁家河是有大學問的,“一碗水端平”也有大學問。

195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