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分過后,太陽直射點繼續(xù)由赤道向南半球推移,北半球各地開始晝短夜長,即一天之內(nèi)白晝開始短于黑夜;南半球相反。故秋分也稱降分。下面小編帶來的秋分需要知道的睡前八忌是什么,希望大家喜歡!
一、忌睡前進食
因為睡覺前吃東西,會增加腸胃負擔,造成消化不良,還會影響入睡。睡前如果實在太餓,可以少量進食,休息一會兒再睡。
二、忌飲茶
茶中的咖啡堿能刺激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引起興奮,睡前喝濃茶會讓人難以人睡,同時飲用過多的茶會使夜間尿頻,影響睡眠質(zhì)量。
三、忌睡前情緒激動
睡前情感起伏會引起氣血紊亂,導致失眠,還會對身體造成損害。所以睡前力戒憂愁焦慮或情緒激動,特別是不宜大動肝火。
四、忌睡前過度娛樂
睡前如果進行過度娛樂活動,尤其是長時間緊張刺激的活動,會使人的神經(jīng)持續(xù)興奮,使人難以入睡。
五、忌睡時過多言談
臥躺時過多說話易傷肺氣,也會使人精神興奮,影響入睡。
六、忌睡時掩面
睡時用被捂住面部會使人呼吸困難,身體會因之而缺氧,對身體健康極為不利。
七、忌睡時張口
睡覺閉口是保養(yǎng)元氣的最好方法。如果張大嘴巴呼吸,吸人的冷空氣和灰塵會傷及肺臟,胃也會因之著涼。
八、忌睡時吹風
人體在睡眠狀態(tài)下對環(huán)境變化適應能力降低,易受風邪侵襲。因此睡覺時要注意保暖,切不可讓風直吹。
我國古籍《春秋繁露·陰陽出入上下篇》中說:“秋分者,陰陽相半也,故晝夜均而寒暑平?!鼻锓种胺帧睘椤鞍搿敝??!扒锓帧钡囊馑加卸阂皇牵瑫円箷r間均等,太陽在這一天到達黃經(jīng)180度,直射地球赤道,因此全球大部分地區(qū)這一天的24小時晝夜均分,各12小時。秋分過后,太陽直射點開始由赤道進入南半球,北半球開始晝短夜長,一天之內(nèi)白晝開始短于黑夜;北極附近也即將迎來一年中連續(xù)6個月的漫漫長夜與連續(xù)6個月不滅的星空。二是,氣候由熱轉(zhuǎn)涼。按我國古代以立春、立夏、立秋、立冬為四季開始的季節(jié)劃分法,秋分日居秋季90天之中,平分了秋季。秋分在每年公歷的9月22日,23日或24日,為中國傳統(tǒng)節(jié)日中的二十四節(jié)氣之一,此時太陽到達黃經(jīng)180度。
秋分,“分”即為“半”。秋分時,地球絕大部分地區(qū)這一天晝夜均分,各12小時;在北極點與南極點附近,這一天可以觀測到太陽整日都在地平線上。秋分之后,北半球各地晝短夜長,南半球各地晝長夜短?!鼻锓值奶攸c秋分節(jié)氣是二十四節(jié)氣中比較特殊的。
秋分習俗:拜神
秋分前后的民俗節(jié)日有二月十五日開漳圣王誕辰:開漳圣王又稱“陳圣王”,為唐代武進士陳元光,對漳洲有功,死后成為漳洲守護神。二月十九日觀世音菩薩誕辰,每逢誕辰,信徒多茹素齊,前往各觀音寺廟祭拜。二月二十五日三山國王祭日:三山國王是指廣東省潮州府揭陽縣的獨山、明山、巾山三座山的山神,早年由潮州客家移民秋為守護神,因此信徒以客籍人士為主。
拜神是指到廟、道觀或其他宗教場所對神或者其他對象進行的一種祭祀或者表達自己誠意和膜拜的行為或禮節(jié)。
到廟中拜神可有發(fā)覺,除了廟中主神外,還有許多香爐,例如福德、天地、門神或其它神祇,如果沒有留意的,便要注意了。
拜神傳承發(fā)展
供香一般來說,主壇供三支大香、三支細香或五支細香,跟著便是主壇以外的所有的神靈;一個香爐三支香,供滿全廟神靈方為完滿,這是入廟拜神的一個規(guī)矩。傳承了中國幾千年的歷史
許愿求簽,都一定要具備供品,這亦是一種禮貌,你們?nèi)ヌ脚笥褧r,也不會空手而去,必買些生果或糖果餅干之類,人與人都講究禮貌,更莫論乎神靈,供品大小由心,你可以托一只金豬或三牲酒禮,亦可以帶五個生果、一碟齋菜作供品。
通常先將供品放上,然后才供香,若果在繁忙日子,香爐的香太多,可選擇另一個方法供香。便是將供品放在地上〔若果拜桌有空位便要放上拜桌〕,因地方擠迫才迫不得已這樣做,神靈是不會見怪的;然后在前面方放一個生果,在生果上方插香,然后鞠躬,跟著可以向神靈祈求家人平安、財運亨通、子女讀書聰明伶俐、得姻緣等等。
有些人主要想求簽,供祭后便可向廟祝借一簽筒〔通常善男信女都會捐些香油錢,或入廟前看一些攤檔可有簽筒賣,有則可以購備自用〕。
秋分習俗:放風箏
放風箏是漢族民間傳統(tǒng)游戲之一,清明節(jié)節(jié)日習俗。風箏又稱風琴、紙鷂、鷂子、紙鳶。起源于中國,是一種古代漢族勞動人民發(fā)明的通信工具,第一個風箏是魯班用竹子做的,后來只有皇宮里才有紙鳶。閩南語稱風吹。風箏是一種比空氣重的,能夠借助風力在空中漂浮的制品。晚唐,人們在紙鳶上加竹笛,紙鳶飛上天以后被風一吹,發(fā)出“嗚嗚”的聲響,好像箏的彈奏聲,于是人們把‘紙鳶’改稱‘風箏’現(xiàn)代以風箏,風琴作為統(tǒng)稱,包括沒有哨子的紙鳶。
風箏起源
風箏起源于中國,中國風箏有悠久的歷史,據(jù)說漢朝大將韓信曾利用風箏進行測量。梁武帝時曾利用風箏傳信,但未成功。南北朝有人背著風箏從高處跳下而沒有跌死。唐朝的張丕被圍困時曾利用風箏傳信求救兵,取得了成功。這些說明,中國風箏的歷史至少有2000多年了。從唐朝開始,風箏逐漸變成玩具。到了晚唐,風箏上已有用絲條或竹笛作成的響器,風吹聲鳴,因而有了“風箏”的名字。也有人說“風箏”這名字起源于五代,從李鄴用紙糊風箏,并在它上面裝竹笛開始。中國傳統(tǒng)的風箏一般分為硬翅、軟翅、板子、串子、立體(筒形)等幾類,按地域和風格又分為濰坊、天津、南通、北京等地方特色的風箏。中國最大的風箏制造地在山東的濰坊,被稱為世界風箏之都,每年舉辦風箏會,2005年還有舉辦風箏錦標賽。放風箏是中國漢族民間廣為盛行的一項傳統(tǒng)體育運動。漢族及部分少數(shù)民族傳統(tǒng)的娛樂風俗。流行于中國各地,歷史悠久,至今已有2000余年的歷史,被稱為人類最早的飛行器。原用于軍事上,相傳春秋時期,著名的建筑工匠魯班曾制木鳶飛上天空。后來,以紙代木,稱為“紙鳶”;漢代起,人們開始將其用于測量和傳遞消息;唐代時,風箏傳入朝鮮、日本等周邊國家;到五代時期,又在紙鳶上系以竹哨,風入竹哨,聲如箏鳴,因此又稱“風箏”。至宋代,放風箏逐漸成為一種漢族民間娛樂游戲;元代時,風箏傳入歐洲諸國。唐以前的風箏用絲綢制作,晚唐時改用紙制。品種繁多,結(jié)構(gòu)有硬翅、軟翅、傘形、桶形、長串等。題材廣泛,形式多樣。民間還創(chuàng)造了風箏上的附加物,如有音響的“鶴琴”、“鑼鼓”,有燈光裝置的“燈籠”,有散落攜帶物的“送飯兒的”等,獨具特色。
風箏,杭人稱“紙鳶”、“鳶兒”,為民間傳統(tǒng)游戲。大都于春風和煦的二、三月放飛
風箏。風箏的技藝全在做工,從扎細竹骨架,到糊以紙絹,涂以彩繪,調(diào)準提線,系以長線,各道工序十分講究。南宋時風箏制作工藝相當發(fā)展,放風箏在杭州成為盛行的娛樂游戲。當時已有放風箏比賽活動,比賽常在春游時進行,地點在西湖斷橋一帶,比賽方法據(jù)《武林舊事》卷三“西湖游幸”載:“競縱紙鳶,以相勾引,相牽剪截,以絕線者為負”。即兩根風箏線絞在一起,以先絞斷者為輸。
風箏傳說
風箏起源古代中國,約14世紀傳到歐洲,風箏的起源可能與木鳥有關(guān),
它也起源于中國。風箏又名紙鳶、風鳶,紙鷂或鷂子,中國古籍當中有關(guān)風箏的史料比木鳥豐富。唐朝的《事物紀原》記載了漢初的韓信是風箏的發(fā)明人。唐朝的記述是:楚霸王被困垓下,韓信制風箏讓張良乘坐,飛上天空高唱楚歌,瓦解楚營軍心。宋朝的傳說為:劉邦征伐陳烯,韓信打算里應外合,便用風箏測量距離,想用挖地道的方法攻入未央宮。
《事物紀原》和《新唐書》分別記載了利用風箏求援的軼事。公元549年,梁武帝蕭衍被侯景兵困南京。武帝的將軍羊侃用風箏送出求援詔書。不料風箏被侯軍誤為妖術(shù)而射落,求援因此失敗。
更為離奇的風箏傳聞見于《白石礁真稿》:公元559年,北齊文宣帝時,大殺“元”姓宗族,彭城王元勰的孫子元韶被囚地牢。元韶堂弟為元韶制作風箏,他們二人從金風樓乘風箏雙雙飛逃。這些傳奇故事反映了中國古人的關(guān)于飛行的奇思妙想。今天看來仍然很有趣味。中國古人發(fā)明了風箏,直到很晚風箏才傳到歐洲,并逐漸傳遍了世界。
秋分習俗:粘雀子嘴
秋分這一天農(nóng)民都按習俗放假,每家都要吃湯圓,而且還要把不用包心的湯圓十多個或二三十個煮好,用細竹叉扦著置于室外田邊地坎,名曰粘雀子嘴,免得雀子來破壞莊稼。
希望用湯圓將麻雀的嘴粘住當然只是農(nóng)民朋友的美好想象和愿望,不過這其中也說明了一個道理,那就是湯圓的黏性比較大,不易消化,不宜多食。湯圓多以糯米為主原料和其他一些配料制成,糯米性溫,味甘,所加配料亦往往是高糖分、高熱量之物,在春寒季節(jié)少量食用有助于補充身體熱能,補虛調(diào)血、升陽健脾。但糯米黏滯、難消化,多食容易導致食滯。搭配蔥、蒜等辛味食物,可以平衡湯圓的滯緩效果。
秋分習俗:吃湯圓
秋分這一天農(nóng)民都按習俗放假,每家都要吃湯圓,而且還要把不用包心的湯圓十多個或二三十個煮好,用細竹叉扦著置于室外田邊地坎,名曰粘雀子嘴,免得雀子來破壞莊稼。
希望用湯圓將麻雀的嘴粘住當然只是農(nóng)民朋友的美好想象和愿望,不過這其中也說明了一個道理,那就是湯圓的黏性比較大,不易消化,不宜多食。
秋分習俗:送秋牛
秋分在每年公歷的9月22日,23日或24日,為中國傳統(tǒng)節(jié)日中的二十四節(jié)氣之一,此時太陽到達黃經(jīng)180度。秋分的含義《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八月中……解見春分”?!胺帧笔緯円蛊椒种?,同春分一樣,此日陽光直射地球赤道,晝夜相等。此后,陽光直射位置開始進入南半球,北半球開始晝短夜長,氣溫降低,在全國具有普遍意義。秋分,“分”即為“半”。秋分時,地球絕大部分地區(qū)這一天晝夜均分,各12小時,在北極點(北緯90°)與南極點(南緯90°)附近,這一天可以觀測到“太陽整日在地平線上轉(zhuǎn)圈”的特殊現(xiàn)象。秋分之后,北半球各地晝短夜長,南半球各地晝長夜短?!鼻锓值奶攸c秋分節(jié)氣是二十四節(jié)氣中比較特殊的。
秋分隨之即到,其時便出現(xiàn)挨家送秋牛圖的。其圖是把二開紅紙或黃紙印上全年農(nóng)歷節(jié)氣,還要印上農(nóng)夫耕田圖樣,名曰“秋牛圖”。送圖者都是些民間善言唱者,主要說些秋耕和吉祥不違農(nóng)時的話,每到一家更是即景生情,見啥說啥,說得主人樂而給錢為止。言詞雖隨口而出,卻句句有韻動聽。俗稱“說秋”,說秋人便叫“秋官”。
秋分習俗:吃秋菜
在嶺南地區(qū),昔日四邑(現(xiàn)在加上鶴山為五邑)的開平蒼城鎮(zhèn)的謝姓,有個不成節(jié)的習俗,叫做“秋分吃秋菜”。“秋菜”是一種野莧菜,鄉(xiāng)人稱之為“秋碧蒿”。逢秋分那天,全村人都去采摘秋菜。在田野中搜尋時,多見是嫩綠的,細細棵,約有巴掌那樣長短。采回的秋菜一般家里與魚片“滾湯”,名曰“秋湯”。有順口溜道:“秋湯灌臟,洗滌肝腸。闔家老少,平安健康。”一年自秋,人們祈求的還是家宅安寧,身壯力健。
野莧菜含有多種營養(yǎng)成分。豐富的胡蘿卜素、維生素C有助于增強人體免疫功能,提高人體抗癌作用。炒野莧菜具有情熱解毒、利尿、止痛、明目的功效,食之可增強抗病、防病能力,健康少病,潤膚美容。適用于痢疾、目赤、雀盲、乳癰、痔瘡等病癥。
實際上,嶺南習俗所謂的“秋湯”也是和現(xiàn)在中醫(yī)學提倡的秋天滋補是一致的,只不過嶺南習俗更加典型,有點土生土長的味道,沒有上升到中醫(yī)學理論的高度罷了。
秋分習俗:祭月
秋分曾是傳統(tǒng)的“祭月節(jié)”。如古有“春祭日,秋祭月”之說?,F(xiàn)在的中秋節(jié)則是由傳統(tǒng)的“祭月節(jié)”而來。據(jù)考證,最初“祭月節(jié)”是定在“秋分”這一天,不過由于這一天在農(nóng)歷八月里的日子每年不同,不一定都有圓月。而祭月無月則是大煞風景的。所以,后來就將“祭月節(jié)”由“秋分”調(diào)至中秋。
據(jù)史書記載,早在周朝,古代帝王就有春分祭日、夏至祭地、秋分祭月、冬至祭天的習俗。其祭祀的場所稱為日壇、地壇、月壇、天壇。分設(shè)在東南西北四個方向。我國各地至今遺存著許多“拜月壇”、“拜月亭”、“望月樓”的古跡。民間的祭月習俗因地區(qū)不同儀式各異。
北京的“月壇”就是明嘉靖年間為皇家祭月修造的?!侗本q華記》記載北京祭月的習俗說:“中秋夜,人家各置月宮符象,符上兔如人立;陳瓜果于庭;餅面繪月宮蟾兔;男女肅拜燒香,旦而焚之?!北本┘涝逻€有一個特別的風俗,就是“惟供月時,男子多不叩拜”,此即民諺所說“男不拜月”。
秋分習俗:豎蛋
豎蛋活動不僅在春分才有,秋分時節(jié)同樣流行。這項民俗不僅在國內(nèi)普及,甚至已經(jīng)走出國門,走向世界,很多國家和地區(qū)在秋分時節(jié)都會有這樣的活動。
秋分養(yǎng)生小知識
飲食以清潤溫潤為主
入秋后,天干物燥漸現(xiàn),燥邪傷人,容易耗人津液,出現(xiàn)口干、唇干、鼻干、咽干以及大便干結(jié)、皮膚干裂等癥狀。
需要提醒的是,秋分的“燥”不同于白露的“燥”。秋分的“燥”是涼燥,而白露的“燥”是“溫燥”,因此,在飲食方面要注意多吃一些清潤、溫潤為主的食物,如芝麻、核桃、糯米等。秋天上市的果蔬品種花色多樣,其中藕、荸薺、甘蔗、秋梨、柑橘、山楂、蘋果、葡萄、百合、銀耳、柿子、芝麻、蜂蜜等,都是此時調(diào)養(yǎng)佐餐的圣品。
多走走趕走抑郁
秋令時節(jié),若堅持適宜的體育鍛煉,不僅可以調(diào)養(yǎng)肺氣,還可提高肺臟器官的功能,有利于增強各組織器官的免疫功能和身體對外界寒冷刺激的抵御能力。
運動宜選擇輕松平緩、出汗不多的項目,如散步、跳舞等。如此既可以得到鍛煉,又可以避免寒氣通過毛孔進入人體。
宜早睡早起
秋季晝夜溫差大,易邪氣入體,要養(yǎng)成早睡早起的好習慣。秋季夜愈深,寒氣愈重,寒氣很容易入侵體內(nèi),給以后腰腿疼痛埋下隱患,還會導致咳嗽等疾病。秋日清晨氣溫低,應根據(jù)戶外的氣溫變化增減衣服。在鍛煉時不宜一下子脫得太多,應等身體發(fā)熱后,方可脫下外衣。尤其是老年人外出運動更要注意早晚溫差,以免受涼。
常笑宣肺
秋分養(yǎng)生起居調(diào)攝也很重要。秋季氣候漸轉(zhuǎn)干燥,日照減少,氣溫漸降,人們的情緒未免有些垂暮之感。這時,應保持神志安寧,收斂神氣,以適應秋天容平之氣。中醫(yī)有“常笑宣肺”一說。不同程度的笑對呼吸器官、胸腔、腹部、內(nèi)臟、肌肉等器官有適當?shù)膮f(xié)調(diào)作用。
秋季穿衣要凍也要捂
添衣也不要過多過快,以使人體有抗御寒冷的能力,所謂“春捂秋凍”說的就是這個道理。兒童和老年人體質(zhì)較弱,不同于青壯年人,對冷的敏感性較高,在秋季尤其要注意衣服的增減,早、晚應多穿些衣服,避免受涼感冒。特別要注意讓腳保暖,別讓腳部仍處于夏天中——光腳穿涼鞋,這樣很容易著涼,引起腸胃不適,甚至由此招來感冒。除了白天讓腳暖和外,晚上回來用熱水泡一會兒腳也很不錯。
防病
夏秋交替,“早上涼颼颼,中午熱死?!薄U且驗橹形鐭?,早晚涼,早晚溫差大,貪涼的人紛紛中招,醫(yī)院感冒發(fā)燒、腸胃病、呼吸道疾病等開始增多。進入白露節(jié)氣后,秋病也進入高發(fā)期,尤以氣管病、胃腸病、過敏病最為多見。
與此同時,隨著晝夜溫差逐漸加大,心腦血管疾病也趕來湊熱鬧。過敏也是秋季比較常見的疾病,特別是過敏性鼻炎多發(fā)。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夏歷)二月中,分者半也,此當九十日之半,故謂之分。秋同義。”漢董仲舒《秋秋繁露·陰陽出入上下》:“至于中秋之月,陽在正東,陰在正西,謂之秋分。秋分者,陰陽相半也,故晝夜均而寒暑平?!卑崔r(nóng)歷來講,“立秋”是秋季的開始,到“霜降”為秋季終止,而“秋分”正好是從立秋到霜降90天的一半。每年公歷的9月23日或24日,為中國傳統(tǒng)節(jié)日中的二十四節(jié)氣之一秋分。
秋分,"分"即為"半"。秋分時,全球晝夜等長。秋分之后,北半球各地晝漸短夜?jié)u長,南半球各地晝漸長夜?jié)u短。我國古籍《春秋繁露、陰陽出入上下篇》中說:"秋分者,陰陽相半也,故晝夜均而寒暑平。
我國古代將秋分分為三候:“一候元鳥至;二候雷乃發(fā)聲;三候始電。”便是說秋分日后,燕子便從南方飛來了,下雨時天空便要打雷并發(fā)出閃電;還有說:“一候雷始收聲;二候蟄蟲坯戶;三候水始涸"。意思是雷是因為陽氣盛而發(fā)聲,秋分后陰氣開始旺盛,所以不再打雷了”。
秋分時節(jié),我國大部分地區(qū)已經(jīng)進入涼爽的秋季,南下的冷空氣與逐漸衰減的暖濕空氣相遇,產(chǎn)生一次次的降水,氣溫也一次次地下降。正如人們常所說的那樣,到了“一場秋雨一場寒”的時候,但秋分之后的日降水量不會很大。此時,南、北方的田間耕作各有不同。在我國的華北地區(qū)有農(nóng)諺說:“白露早,寒露遲,秋分種麥正當時?!敝V語中明確規(guī)定了該地區(qū)播種冬小麥的時間;而“秋分天氣白云來,處處好歌好稻栽”則反映出江南地區(qū)播種水稻的時間。此外,勞動人民對秋分節(jié)氣的禁忌也總結(jié)成諺語,如“秋分只怕雷電閃,多來米價貴如何”。
秋季降溫快的特點使秋收、秋耕、秋種的“三秋”大忙顯得格外緊張。據(jù)考證,我國很早就以“秋分”作為耕種的標志了。漢末崔寔在《四民月令》中寫到:“凡種大小麥得白露節(jié)可中薄田,秋分中中田,后十日中美田?!鼻锓?,正是收獲的大好時節(jié)。農(nóng)民朋友們要及時搶收秋收作物,免遭受早霜凍和連陰雨的危害;還要適時早播冬作物,為來年豐產(chǎn)奠定基礎(ch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