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間設備管理年終工作總結
2020年是個不平凡的一年,這一年里,我車間基本圍繞兩個方面來開展工作的:一是保證設備的穩(wěn)定、安全、長周期的運行;二是在設備穩(wěn)定運行的前提下,不斷進行研究探索、技術改造,提高產量。功夫不負有心人,經過一年來的努力,在公司的正確領導下,部門與車間眾志成城,團結一致,順利的完成了各項技改及檢修任務,最終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厥走@一年,有經驗也有教訓,有成績也有不足,現(xiàn)總結如下:
一、堅持設備完好運行,保證生產持續(xù)穩(wěn)定
經過多次技改,現(xiàn)我車間設備總臺數(shù)400臺,每月設備完好率都在99.6%以上,動靜密封點泄露率都保持在要求值之內。全年設備總體運行情況良好,完全能夠保證正常生產。
1.解決設備隱患
在這一年,經過多次研究探索,處理了幾臺長期影響正常生產的設備隱患:如引風機的振動超標;多級泵的平衡盤經常磨損;減速機振動大等問題。
2.進行計劃檢修
根據(jù)設備運行記錄,及日常對設備運行狀況的觀察記錄,來對主要設備安排計劃檢修(即預防維修)。今年主要完成了對兩臺離心壓縮機、一臺往復式壓縮機等主要設備的計劃檢修,并根據(jù)換油品分析及換油周期將這幾臺設備的潤滑油全部更換,通過預防維修將能造成停機的損失和防止故障發(fā)生而投入的費用降到最低,同時為設備的長期穩(wěn)定運行打下了基礎。
3.應用新技術
我車間換熱器管程由于水垢過厚,導致流量過小。以前采用高壓清洗,但效果不明顯。本次經公司技術人員認真研究分析后,采用換熱設備單獨循環(huán)化學清洗。通過化學藥劑使設備中的沉積物疏松、剝離并溶解,清洗后對設備的金屬表面進行鈍化,在金屬表面形成一層高分子聚合保護膜,達到防垢,防氧化,防腐蝕的目的,從而保護設備,延長設備壽命。從開車效果來看,該設備的流量已滿足工藝要求,這次成功對我們以后解決類似問題有著深遠的意義。
二、狠抓管理不放手,重視人才求發(fā)展
一個社會的發(fā)展進步,需要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相適應,一個企業(yè)想發(fā)展也需要先進的生產技術配合先進的管理制度,并有優(yōu)秀的人才去執(zhí)行、運用。
1.創(chuàng)文明車間,執(zhí)行TPM全員管理
兩手都要抓,兩手都要硬。今年我車間不光在提高產量方面下了很多功夫,而且在管理方面也做了很多功課。10月份我車間積極響應公司號召,按照公司要求狠抓設備管理,推廣以預防維修為基礎、以點檢為核心的全員設備管理體系。本年度我車間按公司要求的點檢推進計劃,基本完成點檢前期的準備工作并且在部分崗位已經實施,為在全車間內實行點檢管理準備了充分的準備,這也為創(chuàng)建合格車間打好了基礎!
2. 完善制度建設,加大執(zhí)行力度。
制度建設是企業(yè)發(fā)展的重要保證。公司要發(fā)展,一是抓住機遇,堅持不懈,靈活機動的生產、經營,二是靠廣大員工的支持和嚴格的制度管理。在執(zhí)行制度上,我車間堅持人人平等、獎懲分明,同時結合"動之以情、曉之以理"的以人為本管理機制,把情感管理融入管理的全過程,不斷提高管理質量,真正實現(xiàn)把約束機制變?yōu)閱T工的自覺行動。
3.注重人才培養(yǎng),安排培訓學習
在競爭日益激烈的市場上,企業(yè)要在市場競爭中生存和發(fā)展,必須擁有學習能力,高素質的人才。201x年我車間根據(jù)年初制訂的培訓計劃,從安全管理、工藝、設備、管理等方面進行了培訓,同時將車間技術骨干派到廠家進行了15天的學習。通過培訓,既提高了我車間員工的綜合素質,又實現(xiàn)了人力資源的不斷增值。
三、總結今年工作不足,確立明年整改計劃
201x年我車間雖然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績,但在工作中仍然存在一定的不足。
1.新的管理制度,使部分員工跟不上腳步。部分員工思想觀念依然陳舊,轉變較慢,工作主動性不強,缺乏進取精神和憂患意識、競爭意識。
2.個別員工綜合素質還有待提高,車間專業(yè)技術人才還需鍛煉培養(yǎng),個別管理人員創(chuàng)新意識較差,管理水平偏低,管理工作缺乏突破。
3.新的設備管理制度,還需要去摸索去學習,進一步的完善和修改。
4.檢修作業(yè)嚴格執(zhí)行票證辦理,需技術交底要交底,不能用口頭傳達;管理制度和辦法難以持之以恒執(zhí)行,執(zhí)行力較弱。
5.關于設備及管道的防腐做的還不到位,存在著安全隱患。
以上不足之處,我車間將在下一年年去克服去整改,不斷總結,完善,用我們的勤勞的雙手和智慧的大腦去打造車間新風貌,為公司創(chuàng)造更大的效益。
四、201x年我車間設備管理目標
1.設備管理合格車間達標。
2.全面落實推廣設備點檢管理。
3.確保生產裝置長期、安全、穩(wěn)定、高效運行。
4.建立好設備管理團隊,培養(yǎng)新的技術管理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