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人民教師,我們身上的責任就是讓自己的學生能夠學到更多的知識,作為一名班主任,不僅要讓學生成才,更多的是關心學生如何成人,在這一年的工作里,我學到了很多,對于如何更好的教育學生,我做出了如下的總結:
一、愛就是關懷、愛就是幫助
盡管一個班內幾十個孩子的性格迥異,天賦不盡相同,但上帝是公平的,在某些方面,每個人身上肯定都被賦予了超越他人的才能。有熱情開朗的,如歌;有活潑好動的,如舞;有敏感聰慧的,如詩;有多才多藝的,如畫。
但有時我們經常會抱怨,某某學生,是要長相沒長相,要智力沒智力,也沒什么運動、音樂、美術方面的潛能,怎么越看越一無是處呢?有這樣想法的老師,是因為你沒走近他,你并不了解他,他身上的閃光點還沒有被挖掘出來。
身為班主任,更不能有這樣的想法,你需要去關懷、去幫助、去引導自己的每一位學生,讓他們至少要做到:當面對生活時,要微笑著說:“太好了”;當面對困難時,要勇敢的說:“我能行”;當與人相處時,要主動地說:“我?guī)湍?rdquo;。
二、愛就是理解、愛就是尊重
我們經常會發(fā)現(xiàn),一些年輕教師、尤其是剛畢業(yè)的青年教師,與學生的關系通常會比較好,很受學生的歡迎。學生有什么高興、苦惱的事,都愿意向他們訴說。其實原因很簡單,這是因為他們剛剛畢業(yè),身上還帶有學生的影子,能夠站在學生的角度,更好的去理解、尊重學生,容易走進學生的情感世界,去感受學生的喜怒哀樂,這樣他們就更容易與學生形成一種朋友關系。
而我們有些老師,就是因為對學生的理解不夠,又沒有進行很好的溝通,有時的一些做法,明明是為了學生好,而學生卻不領情,反而把我們的“好心當成驢肝肺”。
三、愛就是信任、愛就是鼓勵
相信每一個學生的能力,是我們正常實施教育的前提,決不能主觀的認為某某學生已經到了無可救藥、一無是處的地步,而放棄對他的管理,漠視他的存在,甚至在言語和行為上歧視他。有很多時候,我們會因為別人藐視的眼光或者是一句嘲笑的話語,而變得再也不敢在別人面前大聲歌唱、高聲講話、發(fā)表自己的觀點。
美國心理學家詹姆斯認為:一個沒有受過激勵的人僅能發(fā)揮其能力的20-30%,而當他受過激勵后,其能力可以發(fā)揮80-90%。所以我們不要吝嗇,給學生一個鼓勵的眼神,一句肯定的話語,他或許就會還你一個很大的驚喜。“觸摸童心,讓教育閃動著生命的色彩,讓生活充滿教育的靈性。”
四、愛就是耐心、愛就是寬容
當老師的見過的學生太多了,容易犯一種職業(yè)病,動不動就把幾個孩子放一塊比較,比著比著,有些孩子越來越出類拔萃,有些孩子可就越來越沒自信了。和同事們聊起來,不僅是對自己的學生,就是對自己的孩子也這樣,因為我們見過的好學生實在太多了,就總是拿著別人的優(yōu)點去和自己孩子的缺點做比較。
這樣一來就對自己的孩子越來越沒耐心,越來越斤斤計較,給孩子更多的是指責、否定,而很少在某些方面肯定他們。時間長了,就會和孩子起一些不必要的沖突,我們就會一臉迷惑的說:“怎么管得了別人的孩子,就是不會管自己的孩子呢?”
五、愛就是無私、愛就是公平
有人說“每個孩子都是掉落人間的天使,只不過是在墜落的過程中把翅膀折斷了,老師就是為天使縫補翅膀的人。”每個學生都渴望成為一個老師、同學眼中的好學生,都渴望得到老師的注意、重視,都希望受到平等的待遇。一個學生,如果在整個受教育階段,始終處于尊嚴被漠視、權力被剝奪的處境。那么,他的思想和行為只能在服從或反抗的兩極間游走,絕無機會學會與他人平等、友好的相處。